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编外政委”的故事

“编外政委”的故事

  退伍25年来,怀着对“橄榄绿”满腔的赤诚,她默默无闻地用自己的“光与热”感染着身边的战友和军属,也感动了其他人。无锡市军分区首长将她牵头组织的拥军队伍称作“拥军后援团”,地方人武部门全体人员尊称她为“编外政委”,认识她的“兵娃”们尊称她为“兵妈妈”……她,就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宜兴市支行客户经理赵峰。

  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

  赵峰今年44岁,其外公曾是一位游击队员,父亲是一名老兵,妹妹是一名军属。1992年,赵峰即将从中专毕业,偶然得知部队要征少部分女兵,于是瞒着父母,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赶到无锡报名应征。经过层层选拔,一心想要当兵的赵峰如愿以偿,作为当年宜兴地区唯一的女兵,进入浙江省军区服役。3年的军旅生涯,让她在练就本领的同时,更是加深了对部队的情感。

  1995年,赵峰退役。虽然脱下了戎装,但她从未割舍骨子里对部队的那份情怀。退伍25年来,通过帮助部队、战友和想要从军的青年们,赵峰满怀赤诚,将对绿色军营的情感延续了下来。“部队是个‘大熔炉’,每个适龄青年都该去部队历练一番。”赵峰说。眼下,我市征兵工作正在进行中,赵峰的个人电话俨然成了“征兵热线”,应征注意事项咨询、与应征青年及其家长交流谈心、讲述部队生活和纪律……仅今年,就有近20名适龄青年在她的“宣传引导”下报名应征。至今,在她的影响下,我市已有近40名适龄青年走进了部队,其中有不少青年成为优秀军官。

  一腔真情洒遍军营

  “赵妈妈,我在部队工作生活得很好,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在部队好好干,多争光,家里的事不用担心。”

  ……

  这是前些天,赵峰与2017年前往驻藏某部的宜兴籍战士孙禧龙的微信聊天记录。这样的聊天记录,塞满了赵峰的微信。

  孙禧龙是赵峰“送往”部队的兵。2017年,家住新建镇的孙禧龙,在朋友介绍下,联系上赵峰,咨询当兵事宜。第一次见面,赵峰见孙禧龙身体素质好、聪明懂事,便建议他去边疆。交流中,赵峰得知孙禧龙的父亲因为车祸丧失记忆,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他母亲身上。看到孩子的不舍,赵峰就将这事放在了心上。谁知,孙禧龙刚去西藏没几个月,家中又遭变故,着急的小孙向赵峰求助。为让小孙安心服役,赵峰立即组织战友、朋友,并寻求市人武部门和新建镇领导的帮助,一起来到孙禧龙家中,帮他处理难题,还自掏腰包为孙禧龙的家人置办过年的新装和物资。通过微信,赵峰将孙禧龙母亲的照片传给了他,并叮嘱他安心服役:“不用担心家里的事,有我和大家伙一起照顾。”

  在赵峰看来,送出去的“兵娃”们都是自己的孩子。为了解他们在部队的生活训练情况,25年来,赵峰自费去过西藏山南、哈尔滨、沈阳、上海、杭州、徐州、厦门、诸暨、金华等地,慰问驻地官兵、帮助困难战友和军属。每当有“兵娃”因为不适应部队生活,情绪发生变化时,赵峰比他们的父母还着急,甚至多次前往部队,和他们面对面地谈心。对此,常有人问她:“这些年,你在拥军上花了多少钱?”她总是笑着回答:“我从来没有记过账,拥军是我愿意做的事,只要力所能及,钱并不是最重要的。”粗略算了一下25年的拥军花销,应该远远超过了她个人收入的一半。

  一个火种照亮拥军之路

  人多力量大。在赵峰的言传身教下,她身边的亲友、同事、退伍军人以及军属都加入了拥军行列。这个“拥军后援团”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29人。每逢节日,“后援团”成员就会提前准备,带着各种礼物去慰问部队官兵,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20多年。

  今年端午节,赵峰与“后援团”成员自筹6000余元,购买了糯米、粽叶等物品,前往驻宜武警某部,与战士们一起包粽子、话家常。在与战士们交谈中,赵峰得知有10名战士即将参加军校招考。为了给这些战士们做好备考准备,她多方联系,找到了几位自愿为战士们辅导功课的中学老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7月初,有2名战士顺利考入了军校。

  前些天,赵峰又组织“后援团”慰问了和桥镇部分退伍老兵、现役官兵家属和老党员。开始组织这一活动时,在武警湖州某部服役的许成(化名),主动提出要为活动募集些资金。“赵姐,你们‘拥军后援团’时常想着我们,为我们部队官兵做了那么多事情。这次,我们也想用行动支持你们。”许成将此事告诉战友们后,许多战士都拿出了津贴,短短一个小时,就凑齐了2300多元。当许成将这笔钱转交给赵峰时,赵峰的眼睛湿润了。她说:“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想做一颗火种,点燃更多人的拥军热情。今天,我感受到了战士们的反馈和支持,相信在更多人的努力下,我们的拥军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