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五华区司法局:加快纠纷多元化解 推动调解创新升级

五华区司法局:加快纠纷多元化解 推动调解创新升级

掌上春城讯今年8月,五华区龙翔街道调委会受理了一起“烫手”的纠纷调解申请:4位合法继承人中,一人在监狱服刑,一人在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面对父亲普某遗留下来的房产征收补偿款,兄妹4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接到案件后,基于其中两名继承人所处环境的特殊性,龙翔街道调委会调解员陈玄、冯惠明进入监所,现场应用“云解纷”网上多元化解平台对4名当事人进行远程实时在线调解,成功化解了纠纷。

专职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

这是五华区“云解纷”平台上线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的案例之一。面对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类型更加多样、调解难度加大等难题,五华区司法局始终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多元化解工作方针,以发展经济、服务民生、维护和谐稳定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下沉,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时,紧扣纠纷预防、依法调处、群众参与、方式创新、队伍建设各个环节,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打造了具有五华特色的“枫桥经验”都市升级版。

制度完善 建立联动工作体系

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五华区司法局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大调解”工作网络,细化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协作流程等,推动保障多元化解落到实处。

纠纷客体复杂化、纠纷类型多样化、调处规模群体化……针对目前矛盾纠纷呈现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五华区司法局完善建立“诉前开展调解、诉中委托调解、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诉讼调解保障”的机制,推行“三人一组”包保调解完善移交和结案反馈制度,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主体、化解途径、化解手段等多元化,确保诉调对接无缝衔接。

为顺应新时代变化,五华区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建设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定位,力争做到“人民调解为人民”。依托“党委领导、政法牵头、司法主导、多方联动”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体系,认真做好各个调解工作平台的衔接,以及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组织实施、业务指导和协调配合,通过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不和谐因素。

护国街道调委会进行矛盾调解。

结合辖区实际,五华区司法局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研究课题,对五华区多元化解机制的普遍现状、实践探索、短板和薄弱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要建立区域性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构协作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以及充分发挥法院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等针对性意见。

在整合干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街道和社区干部等法律服务力量的基础上,五华区司法局创新推出以采用“流动式接访,全程式督办”为模式的“巡回调解服务快车”机制,把排查调处纠纷和法律服务的阵地前移,并大力推行由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和法律顾问组成的“两长一顾问”人民调解工作,参与疑难、重大矛盾纠纷化解,极大地方便了辖区群众。

为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五华区司法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先后制定了《五华区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人民调解网格化建设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人民调解工作平台建设方案》《五华区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等配套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进多元化解机制体系的完善和保障。

稳固保障 扩宽多元服务平台

如果说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那如何更高效、及时地化解矛盾纠纷,就成了维护这一机制的关键。五华区司法局给出的答案是:建立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化解平台,创新“互联网+人民调解”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力。

以公共法律服务系统建设为契机,五华区司法局探索建立了由司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性、一站式专业纠纷化解平台。其中,在云南省信访局、五华区信访局成立了2个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工作室,在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了100余个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工作室。此举旨在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等司法行政资源全面整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法律服务。

作为云南省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首批试点县区,由区委政法委牵头,五华区司法局实施搭建了五华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即“云解纷・五华中心”。通过统筹整合全区矛盾纠纷化解资源和信息系统,现已汇集全区专业调解组织、街道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综治调解机构等多种社会解纷资源,并实现了将矛盾纠纷案件从网上流转到各个调解室组织开展线上线下调解,打通了“线上+线下、现场+远程”的矛盾纠纷化解双通道。

利用“云解纷・五华中心”平台,龙翔司法所成功调解处理辖区跨越三省四地的财产分割案件,助力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五华法院用了1个小时在线调解了一起当事人分别在两地的证券期货纠纷;五华区司法局成功对受理的两起跨国离婚纠纷案件进行在线跨国(美国、泰国)调解……截至今年11月,“云解纷・五华中心”共受理在线纠纷3688件,已调解3479件,其中调解成功2857件,纠纷化解率达82.10%。

为进一步提升调解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进电子调解卷宗,减轻调解员的工作压力,五华区司法局在全省率先运用“智惠调解”终端来提升人民调解质效。目前,已有11个调委会在运用此终端,并生成118件电子卷宗。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使“线上线下”平台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关卡,在方便人民群众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也不断释放了“互联网+”的社会效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调解工作的压力。

专业调解 强化组织队伍建设

“丈夫经常因为琐碎小事,就对我大打出手,我的身上全是伤,要不是因为孩子,我早离婚了,希望你们可以帮帮我。”今年6月,西翥街道办事处迤六社区稗子田小组居民李某到厂口司法所寻求律师帮忙调解家庭暴力纠纷。

在了解双方矛盾事实的基础上,少数民族扶贫律师刘洪文对施暴人杨某进行了法律教育,让其认识到实施家庭暴力行为是违法的行为,并告知李某关于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救济途径,鼓励她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经过近5个小时的耐心调解,杨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妻子进行了补偿,双发自愿和解。至此,一起长达14年的家庭暴力纠纷得以成功调解。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必然也需要专业力量的维护。五华区司法局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中心,以居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骨干力量,以辖区公共户单位调委会为独立网格,同心协力织就人民调解组织网,努力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调解员队伍。

五华区律师调解中心成立。

在个人品牌调解室的基础上,五华区司法局始终坚持品牌引领,树立“愿调、能调、善调”新品牌,力争做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通过与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等进行深度地探讨合作,五华区先后成立了李学工作室、魏云工作室、付艳红工作室以及冯惠明工作室等4个个人品牌调解室,为辖区的和谐稳定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也极大地增强了其他调解员的积极性。个人调解室成绩斐然,品牌效应形成,被司法部誉为云南人民调解的“金字招牌”。

近日,五华区司法局正式成立云南省首个律师调解中心,共有94名律师受聘担任调解员,48名律师申请成立个人品牌调解室。作为司法行政工作领域丰富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采取的新举措,律师调解员的加入,为调解制度的改革完善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更好地实现了司法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交融共享。

建设司法强军,筑牢法治密网。通过集中授课、发布典型案例、调解员旁听庭审等多种方式,五华区司法局定期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帮助提高调解员法律水平和实务技能,并组建了昆明市首支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逐步提升人民调解员年轻化、专业化水平。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方面,五华区司法局也先后建立了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11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

多元化解促和谐,调解矛盾保平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五华区司法局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责任,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化解机制,并多次在全省、全国进行经验交流,宣传推广成熟的五华区经验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五华区司法局还将继续坚守“调解为民”的初心,切实维护好全区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燕

供图:五华区司法局

编审: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