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依托“借力+嵌入+融合”理念打造交通事故多发点治理新模式
广州创新拓展“借力+嵌入+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善借政府、市场和社会之力,把安全理念“嵌入”到公共安全各领域,主动融合各类资源力量,加快形成公共安全事务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今年,广州交警依托“125”现代城市交通管理警务机制,部署开展“宁鹰”行动,集中清理了一批交通安全隐患路段,并探索建立交通事故多发点“六环治理新模式”,精准治理了43个交通事故多发点。
什么是“六环治理新模式”?
“六环治理新模式”,即DG平台排查事故多发点—数据关联分析追查原因—现场勘查道路隐患—综合分析精准施策—成效结果反馈跟踪—数据完善反哺DG平台。
交通事故多发点治理工作迎来哪些转变?
“宁鹰”行动实现了交通事故多发点治理工作三大转变:
一是排查道路隐患从传统的“经验型”判断向借助“大数据”深度研判转变;
二是事故成因剖析从传统的“四项指数”分析向“时空规律、设施隐患、执法问题、巡逻覆盖”四要素可视化关联分析转变;
三是治理方法从单一措施向“设施、执法、巡逻、宣传”多维度精准发力转变。
“宁鹰”行动战果
据统计,为期100天的“宁鹰”行动中,广州交警按三大片区开展精准化治理,于中心城区、郊区、高速公路分别排查9、24、10个交通事故多发点。行动期间,上述43个事故多发点一般事故宗数共计同比下降53.1%,环比下降28.1%,死亡人数同比下降81.5%,环比下降68.8%,受伤人数同比下降36.4%,环比下降33.1%。
打造专家型事故隐患排查队伍
为探索全新模式,交警部门在“宁鹰”行动前选取花都区省道S118炭步段交通事故多发点作为试点,运用平台对S118的事故类型、成因、民警执法、巡逻等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多部门实地勘查,全面解剖造成事故的主、客观因素,结合人、车、路、环境等各种要素,共同研究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实现对事故多发路段的靶向治理。S118炭步段3个月内交通事故宗数同比下降20%。
“试点取得成功并总结出以‘大数据’研判为牵引的精准化治理事故多发点‘六环治理新模式’,为‘宁鹰’行动全面铺开奠定基础。”广州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成功打造试点范本模式后,交警部门全面推动DG平台在基层大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战化应用,“要求以专项行动促基层提升大数据治理意识,完善数据采集丰富DG平台数据库,让数据形成研判价值,反哺事故多发点排查和治理。”
支队、大队精心挑选研判、设施、事故、勤务等业务骨干组建90人的专班队伍,与省交规院等多部门分别从DG大数据平台应用、交通事故多发点分析和治理、交通设施现场勘查和分析等着手,从理论、标准、案例、交通工程各个层面组织专业化培训,运用花都案例讲解事故多发点“六环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专家型事故隐患排查队伍。
该负责人透露,除了上下合成作战外,“宁鹰”行动还通过数据评估压实责任,以数据深度分析为论据,委托第三评估机构介入出具分析报告,最终倒逼业主单位落实路段改造责任。
固化“六环治理新模式”持续清隐患
“宁鹰”行动成功的关键何在?“数据治理,平台是基础,通过平台汇聚海量交通事故地理数据,是此次行动成功的关键。”广州交警相关负责人说,针对传统交通事故多发点治理存在的事故定位不精确、排查凭经验、治理措施单一的问题,广州交警依托DG大数据平台,将每条路细化分段、标准编码,通过民警的PDA和系统路名控件,实现每宗事故的精确定位,从而发现平时感觉不到的事故多发点,并在图上对事故多发点智能圈选、解剖,分析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时间规律、违法行为、车辆类型等,与设施、执法、巡逻轨迹进行关联分析,各项数据在地图上形成热力图、聚力图,进行可视化分析。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行动注重分片分区治理理念。中心城区秉承“精细化治理”理念,针对“大事故不多,轻微事故不断”的特点,着眼于发扬绣花精神,设施改造、执法巡逻、宣传教育精益求精、工匠治理,最大限度“减量”轻微事故;郊区突出“防重控大”理念,针对辖区大、警力少,基础设施欠账多,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特点,本着设施改造为先,执法、巡逻、宣传并重的理念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压减伤亡事故总量;高速公路则突出“高标准”治理理念,实行最严、最细治理标准,路面轻微损坏不放过、标志标线细节不放过、轻微违法不放过,抓小抓准,运用“海恩”法则,以减“量”(轻微事故量)实现“控大”(重大事故发生几率)目标,两者并重保障高速安全。
广州交警表示,下一步交警部门将进一步固化“宁鹰”行动形成的“六环治理新模式”,定期排查分析治理全市交通事故多发点,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专业评估报告,依托市、区预联办两级机制推动各区政府、道路主管部门、业主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持续清理道路安全隐患,创造安全有序的道路通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