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点赞浙江高速交警事故预防新模式
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高速发生全口径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8.3%。
这意味着浙江高速交警在事故预防新模式上取得成效,特别是在亡人事故防控工作迈入良性轨道。
公安部向全国推广介绍浙江这一做法。
通讯员 岳昊云 首席记者 杨丽
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7月10日下午,一辆闽H号牌的大客车因轮胎爆胎,在G25长深高速丽龙段抛锚,司机李师傅打12122报警求助。
“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接线员一边指导李师傅按照“九字警句”,将乘客转移到安全地带,一边联系就近警力进行协助。这“九字警句”,是浙江高速交警在今年春运期间创新提出的。
高速交警到达现场后,发现车上28名乘客均已按要求转移到路边护栏外,等候转运车辆。
上半年,发生事故后正确处置率从年初的35.7%上升到75.1%。相应的,因当事人处置不当引发的次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38.5%、46.7%。
1分钟出警 3分钟回访 15分钟到达
同时,针对次生事故,浙江高速交警坚持进行“1315”勤务改革。
“1315”勤务是指以“1分钟出警、3分钟回访、15分钟第一组处置力量到达”,为防范次生事故争取“黄金时间”。
5月2日上午10点42分,舟山跨海大桥发生4车追尾事故,超车道、主车道、硬路肩全部被占用,造成后方拥堵。民警冉爱民赶赴现场,组织群众一道,将事故车一起推到硬路肩,指挥后方大客车驶入硬路肩,指令排障车将超车道车辆迅速拖离,短短15分钟,道路就打通了。
“我是伤者第一亲人”
在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特别是伤亡事故中,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陪伴伤者的往往不是家人,而是高速交警。此刻,交警承担着伤者亲人的角色。
浙江高速交警实施“我是伤者第一亲人”紧急救治伤员制度。
浙江高速交警与省创伤救治联盟的“警医”协作,建立全省交通伤治疗“专家库”,明确30家医疗机构作为高速公路创伤急救协作网络医院,试点探索危重伤员“就近就优”送医机制。
今年上半年,浙江高速交警成功抢救危重伤员30人,救治成功率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以达到“我是伤者第一亲人”。
浙江高速交警联合交通部门,严格落实联合执法、入口称重、诚信黑名单等机制,全面打响高速公路“治超”攻坚战。目前,严重超载货车(70吨以上)通行量较年初下降82.36%,百吨以上货车基本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