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前市委书记丢官 被车祸“撞”下马(图)
2004年12月28日,黄学玖(右一)出席绵阳市科技奖励大会,两天后便丢掉了市委书记的职务 图片提供/绵阳晚报 |
|
黄学玖在现场办公的时候经常喜欢叉腰而立,也给外界一种干实事的印象 |
相关新闻:四川一交警中队长酒后撞死3女生 同事为他叫屈
本报驻蓉记者 何海宁
2004年岁暮,对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的人们来说有些不同寻常,辞旧迎新的意味比其他城市要来得更强烈,也更特别。市委书记黄学玖的去职和新任书记谭力的就职都显得如此突然。黄学玖的离任,据传是由于交通肇事并发生“顶包(找人冒名顶替肇事者)”丑闻。
离元旦只有4天了,四川省绵阳市沉浸在除旧迎新的气氛中。
这是一个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坐在主席台上。会议还在继续,市政协副主席赵显沛的手机响了,一个熟人给他打来电话:“听说黄学玖被双规了。”
赵显沛捂住嘴巴:“不对,他现在坐在我前面。”他抬起头,市委书记黄学玖的背影落入眼帘。
这一幕发生的两天后,四川省委正式公布:黄学玖同志不再担任绵阳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广安市委书记谭力火速赶到绵阳接任。
这时距去年3月份黄学玖在绵阳走马上任市委书记,还不到10个月的时间。
余震未了。据悉纪检部门正在调查黄学玖一案。
最后一次亮相
2004年12月28日这一天,黄学玖出席了多项活动,那也应该被看做这位市委书记在绵阳政治舞台的最后亮相。
早上的天空有些阴霾,约10点钟的时候太阳才露脸。黄学玖和其他市委、市政府领导一行来到高新技术开发区,参加一个高科技企业的开工仪式。
场面像以往的类似活动一样热烈,众人前呼后拥,鲜花、掌声和闪光灯一样也不少。但是赵显沛总觉得黄学玖的脸色与往常不同,“以前黄学玖参加这样的活动自信心十足,十分活跃。这一次缺乏表情,脸色阴沉,一直闷闷不乐。”
在铲土奠基仪式结束之后,有一个药厂一期工程竣工典礼。黄学玖一行拿起剪刀剪彩,按照原定的程序,他们应该饶有兴趣地步入药厂参观。但是黄学玖却撇下其他人,悄悄坐车离开了现场。
下午2点钟是那个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主席台上,赵显沛坐在黄学玖的身后。
赵显沛的手机响了,出现了本文开头戏剧性的一幕。他突然敏感地意识到,这平静的会议背后其实已经暗流涌动。
随后数日,赵显沛原定是在市郊某县的政协中心学习,但是计划被29日下午一个通知打断了。市政协主席亲自通知:明天8点钟要去另外一个大酒店开一个重要会议。
这个开会地点大家都很熟悉,市里几乎所有的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许多老同志敏感地意识到,绵阳要出事了。
第二天上午,大巴里面的气氛有些沉闷。有人开玩笑了,说我们来有奖竞猜,猜猜今天会议是什么内容。一位老同志开口说“这肯定事关绵阳大局”,另一名老同志直接说“可能跟一把手有关系”。
他们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会场,但是却在门口到等了10点钟。后来他们才知道,他们是在等待一位素不相识但今后将和绵阳荣辱与共的重要人物。
等待的时间是如此安静,大家都讳莫如深。
进入会场后,明眼人瞧出了这里微妙的变化:主席台上只有4个座位———市长蒋仁富、省委组织部长魏宏、省委组织部一名委员,挨着魏部长的是“谭力”,一个陌生的名字。
这里缺少了绵阳的市委书记黄学玖。
魏部长主持会议。一开始便宣读了省组织部33号文件:“黄学玖同志不再担任绵阳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随后魏部长简单地补充说黄学玖违反了领导干部驾车规定,造成交通事故,事后意图掩盖但没有成功。
后来赵显沛回忆时意识到省委措辞的严谨,不用“坐车”而用“驾车”,不是“车祸”而是“交通事故”,这似乎已经为黄学玖量罪定刑了。另外,“不再担任”而不是“被免职”,表明了省委对待这名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市委书记的谨慎处理态度。
接下来又公布了另一份文件:“谭力同志任绵阳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在魏部长讲了3点意见之后,谭力拿出一个软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钢笔字。他说自己对于来到绵阳任职也是感到非常突然的。在前一天下午5点他赶到省委,省委要求他马上到绵阳接任市委书记,实际上他只是比在座各位早知道几个小时。同时他也表态,省委要求他来,他不能不来,来了就要认真干,干就要干好。
会议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
这一天市里举行了迎新茶话会,四大班子领导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此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社会各界人士问好的,已经不是黄学玖,而是市委副书记、市长蒋仁富。
至此,黄学玖10个月的市委书记生涯黯然落幕。
扑朔迷离的肇事案
黄学玖驾车肇事并找人“顶包”一事传得沸沸扬扬。据最近许多媒体报道,这是一起发生在去年10月22日晚上8时20分的交通事故。10岁女孩彭俊骑着自行车与一辆小型越野车发生碰撞,彭俊被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传闻中的“顶包”者叫邱永生。但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否认了上述说法。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负责此案的交警三大队得到了比较确切的消息。这起“顶包”案中的交通事故发生在9月18日,当晚黄学玖打完网球回来,在亲自驾车行驶至棉盐路小枧镇路段的时候,和一辆横穿公路的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对方一死一伤。当122交通事故处理车赶到现场时,他们看到的守候在现场的驾驶员并不是黄学玖,而是另外一名司机。这名司机当场宣称他是驾驶员,是这起交通事故的肇事者。
目前省交警总队正在调查此案。据悉本周内交警总队将前往绵阳,届时会公布最新消息。截至记者截稿之时,无论是省纪委还是绵阳交警部门,均没有透露黄学玖是否酒后驾车,也没有告知这起交通事故的死伤者和“顶包”者。
有传言说“顶包”者是涪城区地税局或者审计局局长的司机,但记者在这两个部门了解到,最近这段时间这两个部门并没有发生异常,局领导和司机都照常天天上班,并没有传言中的“刑拘”情况。
在时隔4个月之后,这起俨然成功“顶包”的交通事故为什么会忽然间大白于天下?坊间有两个传闻。其一涉及到去年10月份一起民愤激昂的交通事故,一名交警酒后驾车肇事撞死3名、撞伤1名小学生,黄学玖挥笔批示要求相关部门严肃处理此案,以平民愤。这名交警不服气,便把这个“顶包”案抖了出来。
但交警部门在和记者交谈的时候多次否认了这种传言,称交警部门也是在省委公布消息之后才知道的。
另一则传言是说“顶包”的司机压力过重,无法再承受下去。他直接把案件告到了中纪委,这才真相大白。
案情在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之前变得扑朔迷离。
“黄学玖”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变成了绵阳政界避之惟恐不及的敏感字眼,记者曾联系一些政界人士试图了解黄学玖的经历,但都被婉拒了。理由无一例外的是“这个时候太敏感了”。而在此时却有一些市民找到记者报料,反映的竟然大多是几年前积压至今的问题。报料者很激动地表示,现在黄学玖下台了,这些问题大概可以揭开了,“是时候了”。
他们眼中的黄学玖
黄学玖喜欢熟人称他“玖哥”。叫的是他的名字,也是形容他的酒量:“玖哥”的另一个含义便是“酒哥”。
许多绵阳政界人士都知道黄学玖是个“酒瓶子”,几乎每次宴会必喝酒。他的酒风很豪爽:每次举杯必见底,而且喝的是白酒。黄的酒量非常好,从来没有人看到他喝醉过。
黄学玖1966年进入长虹机器厂,前党委书记余光银对他的酒量也是印象深刻,“一两斤五粮液放不倒黄学玖”。
除了酒量好之外,黄学玖烟瘾很重。黄学玖曾经在开会的时候犯烟瘾了,自己从主席台上溜到外面,抽完一支烟后才回到座位。
黄学玖还有一副好嗓子。他是市领导里面为数不多能够拿起麦克风引吭高歌的,而且经常能够技惊四座,博得满堂彩。黄学玖喜欢唱西北民歌,特别喜欢那首《黄土高坡》。同样喜欢唱歌的赵显沛对他的歌喉颇是欣赏,“中气十足,音色洪亮,而且准,该高调的地方他能够唱上去。”
在长虹机器厂的时候,黄学玖的歌喉就已经崭露头角,他是厂里领导惟一能够上台演唱的。每次厂里活动,下面的职工知道黄学玖能唱歌,便起哄要他上台。他也从不回避,马上拿起麦克风就开唱。
回忆起当年的黄学玖,余光银说有一个缺点让他记忆犹新:“这个人说话不注意场合,不太稳重,说话比较随便,有时候是‘大炮(即他喜欢吹牛)’。”
这种风格伴随着黄学玖从工厂踏入官场。赵显沛说:“黄学玖在当上市委书记之后说过,他以前是做某事的,现在是做某人的,意思是他能做实事,但是现在主要是做思想工作了。他自己也承认自己不行。”
不过黄学玖能办实事是得到许多人认可的。尤其是担任主管工业和基建的副市长期间,绵阳市的成就名声在外,为他的个人政绩赢得了不少加分因素。去年1月份,省委组织部派人前来考察黄学玖,当时的主流意见认为黄学玖能够当好绵阳市委书记。于是不久之后黄学玖得以顺利升迁。
在一些干部的印象中,黄学玖还是想干一番事的。如去年他带队到广西考察,所见所闻给他不小的刺激。他觉得“绵阳要重新审视自己”;要加速发展,争取到2007年绵阳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
如果不是元旦前东窗事发,黄学玖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从长虹厂调任主抓工业、基建的副市长之后,他每一次换届都往上迈进一大步:副市长之后是市长、副书记,之后便是市委书记。然而在登上绵阳市权力颠峰之后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黄学玖便出人意料地摔了下来。
一路顺风的长虹履历
从半工半读的学工,到车间副主任,到主任,到副厂长,黄学玖在长虹机器厂的25年履历,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并不为过。
黄学玖是四川省遂宁人。1966年他完成初中学业之后被选送到当时还是军工企业的长虹机器厂,在厂里的半工半读学校学习无线电技术。长虹厂选人条件比较苛刻,要求家庭出身没有问题,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等等。选中的69名学生被看成是工厂未来的技术骨干。
随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场浩劫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长虹厂。学校停课,黄学玖这批学生被派到机械加工车间当车工。当时余光银是厂里的政治干事,在这批学生当中他唯独对黄学玖印象深刻,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黄学玖是17岁,应该是班长。“他是第一批学生中表现最好的之一,脑袋反应灵活,自己有主见。”
在一片造反狂潮中,黄学玖是“保守派”。造反派数次想冲进长虹厂的时候,黄学玖和其他人一道守卫着大门。这样的政治立场被厂里领导看中,在选送前往北京的10名红卫兵中,黄学玖荣幸地被选中。
1972年,工作单位开始推荐学生前往各地的大学进行培养。黄学玖被送到北京航空学院学习雷达与导航专业,成了“工农兵大学生”学成回来之后他被分配到雷达装调车间工作。这个车间是生产雷达成品的地方,是厂里的主要车间,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均是政治可靠的技术骨干。
黄学玖各方面的表现都得到了厂里领导的认可。当时厂里不时对他们抽查,进行英语、无线电基础课、数理化等科目的考试。在余光银的记忆中,黄学玖的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其中英语和无线电出类拔萃。
1980年代初黄学玖当上了车间副主任,随后是车间主任,掌管一个两三百名职工的大车间。“黄学玖的车间每年都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他个人也没有犯政治错误。”余光银回忆说。
改革开放后,长虹机器厂开始“军转民”,军需品生产逐渐下降,民用品慢慢增加。当时很多职工不愿意从军品生产转到民品生产中去,觉得是降低了身份。余光银的印象中,“黄学玖的观念比较新”,他的车间已经开始大量生产电视遥控器。有一些职工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他就去做工作。
1987年前后,黄学玖当上了主管生产和物资调配的副厂长。当时余光银是党委书记,“我比较欣赏他,为人直爽,厂里领导不对的地方他敢说。谁都知道倪润峰在厂里一言九鼎,但是在会上黄学玖有意见就敢当面提出来,提出来后如果错了他也认账。如果有人在会上跟他吵得面红耳赤的,出来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余光银已经记不清楚黄学玖和倪润峰吵过多少次了。不过在调任副市长之后,黄学玖却是非常支持倪润峰的工作。
黄学玖在长虹厂的这种性格却和这次“顶包”案作风截然相反,他没有勇气再“敢作敢为”。余光银甚至觉得不可思议,在他的眼里,黄学玖的这些作风似乎被某种魔力吞噬了。
黄学玖调任副市长是在1991年夏天。“严格来说他的学历是不够的,但是市里领导考虑到他年轻,有活力,在基层懂经济,所以调过去了。”离开的时候,身为厂党委书记的余光银还有些舍不得。
黄学玖之后
绵阳市人大办公楼的一层堆放着许多崭新的办公家俱,有不少尚未拆封。保安说这些家俱是在一个月前搬过来的,还来不及安置到各个办公室去。
这是黄学玖兼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之后,为他的实干风格留下的最后注脚。
去年4月份黄学玖在人大走马上任后,马上召开了市人大中级干部会议,要求大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会上大家发言非常热烈,对干部队伍建设、人大政治待遇、机关建设以及加强人大权力种种问题上都提出了建议。要求改善办公条件也是这个时候提出来的。
会后很多问题立刻着手解决。市人大研究室袁小英主任对此印象非常深刻:“新班子非常务实,黄学玖办事雷厉风行,很多事情听后马上解决,不是坐而论道。”
一本《绵阳市人大工作规范》开始编制,12月份时便出现在办公室的桌面上。目前一个“加强重大问题决定权”的方案也在调研之中,这是一项加强人大在市里重大问题决定权的举措。市人大的委室干部开始列席各个重大会议,实地听取绵阳的各项重要决策,以便行使人大监督权。另外,人大干部也开始融入到全市干部岗位交流中,有些走出去,有些走进来。
市人大1980年代的办公设备也全部更新,并且各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办公硬件一下子“鸟枪换炮”了。
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让黄学玖在干部当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类似的评价也来自其他部门。赵显沛也承认,虽然黄学玖出事了,但是这几年来绵阳的变化中不能抹灭他的功绩。
在黄学玖在职期间,绵阳捧回了不少奖杯,比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有联合国授予的“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另外,科技城的建设也让绵阳成为“省里重视、国家关心”的城市。
不过一些市民认为他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而且由于绵阳经济过分依赖长虹公司,随着长虹公司最近几年市场份额和利润的下降,绵阳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是在四川省里面排行倒数几位。这种单一的工业结构让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余光银语)”。
近年来绵阳正在试图寻找出路,摆脱长虹公司的业绩影响。然而不巧的是,在2004年7月份倪润峰忽然离职,长虹公司撇出了巨额亏损预告,而有长虹背景的黄学玖因为“顶包”丑闻离任,更是为一座城市与一家超大型企业的关系调整增加了不确定因素。绵阳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黄学玖离去之后,许多市民更加关注新任书记谭力的表现,关注着这位满腔激情的前广安市委书记能否让绵阳再现辉煌。
市民老杨家住涪城区城郊乡的居民区。他告诉记者,几天前他们居民区都在听新书记的第一次公开讲话,他满怀期待地说:“胡总书记说中国发展看2005年,绵阳的发展也要看2005年。”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请进入《民间纪事》论坛和大家一起讨论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