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百起事故 鄱余公路百个私修路口频酿“生死时速”
鄱余公路,是鄱阳县连接余干县的一条省二级公路。人们在享受到鄱余公路带来便利的同时,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尤其是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使得鄱余公路被死亡阴影所笼罩,人们对乔木湾大桥等事故高发路段有些不寒而栗。
年均百起事故
以往,鄱阳县城前往南昌,有三种途径:走九景高速、再转向昌九高速;另外一种是走鄱阳湖水路;再一种就是经万年县上昌万公路,这三种方式最短时间也需要3.5小时。
2006年1月26日,鄱余公路通车,鄱阳到南昌只需要2个小时。于是水路停运,走其他两种路径的车辆也顺势聚集到鄱余公路。但是,这条鄱阳通往南昌的“快速通道”,却给众多家庭带来了抹不去的伤痛。2007年,鄱阳县4名乡镇干部,以及1名干部家属,由于超速行驶,在鄱余公路与鄱乐公路交接口发生交通事故,5人全部丧生。
2008年,鄱阳县政协委员吴爱云提出,鄱余公路一些路段弯度窄,转弯急,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建议在这里设立减速带。
虽然鄱阳县交警大队听从意见设立了多处减速带,但是鄱余公路每年还是有重大交通事故发生。2009年9月7日,鄱余公路乐丰段汪家圩十字路口发生一起汽车与摩托车相撞事故,造成1人死亡;2010年10月16日、17日发生两起交通事故,均造成2人死亡;今年6月24日、6月26日,鄱余公路乔木湾大桥、珠湖大桥相继发生交通事故,每起交通事故死亡2人……
鄱余公路每年发生多少起交通事故?鄱阳县交警大队民警是这样表示的,大大小小每年有百余起,有汽车撞摩托车,摩托车撞自行车,还有自行车下桥速度太快,撞上牲畜摔下沟渠致死。
车辆人畜混行
鄱余公路为何事故不断?交叉口多是其中一因,全路段有100多个交叉口。
鄱余公路经鄱阳县的三庙前乡、饶丰镇、乐丰镇、铜山乡、珠湖农场、余干县的东塘乡、鹭鸶港乡和洪家嘴乡,全长近46公里。鄱阳县交通局有关人士分析说,鄱余公路开通后,渴望出行便利的村庄纷纷集资修路。他举例说,就三庙前乡已经有6个村庄与鄱余公路“接上了头”,还有很多村正计划与鄱余公路“对接”。这些未经政府部门批准的“集资路”,与鄱余公路的交叉口均没有设立减速带,同时开叉口被树木或小山包“隐藏”着,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记者了解到,鄱阳县所属的几个乡镇均以农业生产为主,鄱余公路未通车之前,乐丰镇、铜山乡、珠湖农场村民前往鄱阳县城相当困难,常常花上几个小时走一段陆路,再走上一段水路,才能到达县城。2004年,鄱余公路开始建设,沿线乡镇村民主动配合政府征地拆迁工作。
鄱余公路建成后,自然也成了沿路村民出行的“动脉”。7月10日,记者见到一路上行驶着各种车辆,小轿车、货车等高档、高速车与小四轮、三轮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低档、低速车混在一起行驶。有的地段,还有牲畜、行人大摇大摆地行走。“各种车辆、人、畜混在同一路面行走,频发交通事故在所难免。”鄱阳县交通局有关人士说:“出行方便了,众多班车招手即停,也会导致交通事故。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多处候车岗亭,避免悲剧的发生。可是周边居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时有悲剧发生。”
交通设施不全
鄱余公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采用沥青路面,中间没有隔离栏,路基两边没有封闭,加之公路车流量相当大,每分钟通行10余台车,车辆经常是“擦肩而过”。按照交警规定,鄱余公路全程限速是70公里/小时。鄱阳县交警大队民警认为,交通事故频发关键还是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该路尽管路幅窄,但因路面质量较好,不少驾驶员一上路就盲目开快车,高速行驶。大部分司机上路后,车速远远超过限制速度。
此外,鄱余公路“黑车”猖獗也是一个原因。7月10日6时,按照村民所指,记者见到该路的起点――三庙前乡万安村,这里聚集了10余辆“黑车”。“南昌,50元一人。”记者登上一辆超载车,司机以时速100―120公里向南昌“狂奔”,一路上险象环生。末了,到达南昌对方还给记者递上名片,欢迎下次乘坐“快速直达车”。
交警把事故多发归因为司机盲目开快车,村民却认为这里的交通设施不全。的确如此,记者沿途采访发现,弯道没有警示信号灯,全线没有停禁标志、逐段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安全防范标志相当不全,夜间反光标志几乎没有,限速标志除在出入口分别竖有一块外,一些村庄密集、人员聚居处都没有设置。鄱阳线交警大队内部人士坦承,鄱余公路已建的防护设施不到原设计的10%。
本报记者余红举 实习生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