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成功调解交通事故3600起 “事故黄牛”生存空间渐窄
人民网上海7月20日电(葛俊俊) 出了交通事故,两眼一抹黑,对事故处理流程不熟悉,也不了解赔偿标准,怎么办?据统计,2015年,上海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0万辆,注册机动车驾驶员650余万。在这样的情况下,“事故黄牛”极为活跃,无孔不入。很多当事人图省事,主动要求“有事故处理经验”的黄牛代为处理。
不过在浦东,正规军――交通调解委员的出现,让“事故黄牛”渐渐没了生存空间。2015年12月起,浦东新区先后在东明、张江、惠南3个交通事故组试点建立交通调解委员工作室,由公安民警、调解员、保险理赔员共同进驻,对事故责任认定后的民事案件进行调解,试运行至今已成功调解3600余起,有效率超过92%。
扎紧篱笆 快速核定理赔依据
“很多当事人认为事故不大,为了几千块钱甚至几十块钱的事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非常麻烦,而‘黄牛’则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充当代理人的角色。有点良心的‘黄牛’赚点跑腿费也就算了,一些黑心‘黄牛’就坑人坑得厉害了。”
浦东交警支队东明路事故组副组长邵昌钱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其他区的离谱案件,在一起机动车事故中,当事人腓骨骨折。按照鉴定,当事人为十级伤残,可获得近10万元的伤残赔偿金。然而,由于当事人不了解情况,将事故赔偿事宜全权交由黄牛处理。最终,当事人只获得了医药费,伤残赔偿金都进了黄牛“口袋”。
在邵昌钱看来,“黄牛”就是利用当事人对事故处理流程、法律及赔偿标准的不熟悉,不了解,“钻空子”靠信息的不对称牟利。
“关键还是篱笆要扎紧,事故发生后,及时将相关信息及知识告知当事人。”交调委成员夏宪忠表示,浦东交调委对调解模式进行了创新,在保险同业公会委派了资深理赔专员,作为调解参与人长期驻点调解室,现场快速明确损失,为当事人核定理赔依据,避免被黄牛欺骗。
专业调解 告别“事故黄牛”
调解现场 警方供图
如今,事故责任已认定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向浦东交调委工作室申请民事调解,由调解员、保险公司专业的人伤理赔员一起调解。记者在浦东新区交调委调解室看到,两位事故当事人在调解员及理赔员的不断调解下,握手言和。
交调委成员夏宪忠告诉记者,交调委的调解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老娘舅”,而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法学专业背景的人员,平均年龄35岁。
有法学背景的调解员及熟悉业务的理赔员的调解,大大提高了调解的成功率,也大幅挤压了“事故黄牛”的生存空间。浦东交调委东明工作室主任马向华说,现在工作室每天调解的案件有10多起,一个月累计300多起,调解成功率超过92%。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交调委还将东明、张江、惠南三个试点工作室的基础上,增加金桥、周浦工作室,最终在全区进行推广。目前,人员招聘工作已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