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南通12岁弱视女孩发明新型交通信号系统

南通12岁弱视女孩发明新型交通信号系统

原标题:南通12岁弱视女孩发明新型交通信号系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变化尤为明显,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拉近了距离,方便了大众,可是由此而形成的交通事故率,也直线上升,发生在城市交通路口的事故屡见不鲜。11月1日,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盲六年级孙陈婧同学携最新发明――路口声光安全提示系统参加了市第二十八届小学生“智能杯”小巧手比赛,荣获“金点子”发明创造一等奖。这款发明可提高行人安全通过路口的自我判断能力、增加机动车驾驶员拐弯时发现行人过路的警示信号。

  “路口声光安全提示系统”实物图。 记者尤炼

  弱视女孩出生农家

  12周岁的孙陈婧出生在海安市老坝港镇江海村一户普通农家,因视神经发育不良导致眼睛弱视,光感很差。她的父母和妹妹都是健全人,父亲一家在工厂打工,母亲这几年赴国外务工,妹妹上幼儿园中班。

  孙陈婧年龄虽小,但比一般孩子成熟懂事。从一年级开始,她就在特教中心盲部就读,入学以来学的是盲文。孙陈婧虽然眼睛不好,但爱动脑筋,去年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达仁少年科学院,在科技殿堂里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

  7年前,特教中心在全国特殊教育领域率先成立少年科学院――达仁少年科学院,组建科学教育教师骨干队伍,实施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在科技活动中对残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编印了4套残障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系列校本教材。

  “车辆在路口拐弯时,因视觉盲区等,不能及时发现通过路口的行人,导致惨剧的发生。”孙陈婧说,每当听到这样的新闻,心里都特别难过,“每个路口的4个方向都安排交警值勤,显然不太现实。是不是可以通过软硬件设施的添置来提高行人安全通过路口的自我判断能力、增加机动车驾驶员拐弯时发现行人过路的警示信号呢?”

  小巧手比赛获大奖

  11月1日,由市教育局、共青团南通市委、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南通市少年宫、启东市教育局共同承办的南通市第二十八届小学生“智能杯”小巧手比赛在启东实验小学举行。这次比赛,南通特殊教育中心单独组队,12名残障学生踊跃参赛。孙陈婧携带最新发明――路口声光安全提示系统参加“金点子”发明创造比赛。

  “我的这一创意,在小发明辅导课上,得到老师的肯定,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发明这人行道路口声光安全提示系统。”比赛现场,孙陈婧胸有成竹地向评委老师介绍这款发明,并现场演示。

  路口声光安全提示系统是一种交通信号系统,属于交通设施设备。该系统由行人过路口预感知模块、红绿灯语音播报模块和人行横道频闪模块三部分组成。其创新点有两点:一是控制系统将红绿灯显示信息转换成语音信号播报,使行人,特别是老人等视力不好的行人获得当前红绿灯颜色和剩余时间信息,利于行人判断能否通过;二是行人在绿灯亮时过马路,人行横道两侧的频闪灯工作,警示机动车驾驶员及时发现,及时避让。

  孙陈婧同学的这款路口声光安全提示系统发明最终荣获“金点子”发明创造一等奖。

  科技殿堂放飞梦想

  孙陈婧虽然眼睛有残疾,但拥有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她爱笑、爱听音乐、喜欢演话剧、吹葫芦丝。“我会唱《绿色的歌谣》《手拉手,地球村》《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等歌曲,会吹《月光下的凤尾竹》《彝家欢度火把节》《竹楼情歌》等葫芦丝曲目。”孙陈婧说,前几天她还参加了学校三幕话剧《海伦・凯勒》首演。

  聊起自己的人生梦想,孙陈婧说,长大后想做一名针灸推拿医生,靠自己的一双手自食其力。孙陈婧的科技发明老师名叫王慧云,在特殊教育中心担任德育处主任,“这是她第二项发明,去年她发明了新型盲人门锁。”

  王慧云介绍,该校组织开展科技小发明、智能机器人、三模等九大类科技活动已有16个年头,深受残障学生的喜爱,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品牌活动之一。多年来,残障学生小发明荣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人次、全国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发明奖金奖8人次等,“孩子们的发明创意很多,做出智能盲文助学器、趣味盲人构图盒、盲人助行器实物等实物17件,荣获了各类奖项。”

  在王慧云看来,在科技殿堂内得到锻炼的残障学生们更加自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拓展,这对他们追寻人生梦想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