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胸闷烦躁恶性车祸激增 黄梅季“非典型症状”明显

胸闷烦躁恶性车祸激增 黄梅季“非典型症状”明显

  东方网6月18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黄梅天”还未过去,昨天上海又迎来首个高温日,黄梅季节病、高温病双重来袭,沪上急救车提前进入夏季出车高峰,用车极度紧张。上海市急救中心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天救护车出车蹿升至1000车次。

  多家医院急诊室内,今年的黄梅季节病出现“非典型症状”:恶性车祸明显增加。原来,在低气压环境下,不少司机因缺氧而感觉胸闷和烦躁,难以集中精神,引发车祸。与此同时,皮肤科门诊也排起长队,被红疹、真菌感染的病人占大部分。

  闷热缺氧致恶性车祸多

  昨天,新华医院急诊室内,一位市民因为骑助动车没有留心,被轿车开门撞倒而生命垂危。这样因恶性交通意外而抢救的病人明显增多:走路的人不认真,开车的人烦躁。到医院后,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回顾交通事件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天气太热了,阳光很刺眼,心里又闷又烦躁,一走神就发生事故了。”

  “可能是今年黄梅天的非典型性特征,入梅后,恶性车祸导致的危急病患特别多。”新华医院急诊科负责人潘曙明坦言,申城进入黄梅天后,急诊量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车祸病人却增加了两三成。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人们常常容易感到缺氧,随之会引发胸闷和烦躁。开车的人更是如此,车内空间窄小、空气循环不畅,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疲劳、注意力不易集中。

  潮湿助长真菌感染皮肤

  潮湿,粘稠,稍微动一下,就感觉浑身潮热,连空气都是湿的。门诊窗口,皮肤科前排队最长。“好痒,一挠就红,有时候还会发一个个小水泡。”这几天,只要一静下来,林雯就觉得身上奇痒无比,不过,最难受的是两只脚,“连续几天下雨,鞋子和袜子都被雨淋湿了,没想到竟然得了脚气病。”她去华山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她的这双脚就是给雨水“泡坏”的,水浸泡后,皮肤表面破损,皮肤的保护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细菌容易入侵。

  据了解,沪上入梅以来,各类皮肤病纷纷抬头,多家医院皮肤科患者人数大多涨了一两成。

  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郑捷指出,闷热的天气容易诱发皮肤真菌感染,黄梅天是真菌生长繁殖的旺盛期,每年一到梅雨季节,湿疹和因真菌感染引起的体癣、股癣、手足癣等,成为高发皮肤病。由于黄梅天潮湿,虫子增多,患虫咬性皮炎的人也增加不少。他建议,黄梅天最好穿透气性好的衣服和鞋袜,出汗后要及时擦汗,不要让汗腺分泌不畅。如果下雨天穿凉鞋或拖鞋的话,到室内后,一定要及时把脚和鞋子擦干。一旦皮肤瘙痒,要及时就诊,对症下药。

  黄梅天最容易引发猝死

  气压低、湿度大,闷热潮湿的黄梅天最难熬的是心脏。从黄梅天开始直到炎夏,是猝死的高峰期。司机、警察、演员以及单位里的“中坚力量”都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和老年人相比,35-50岁的中青年人一旦猝死往往更难挽回,其中,超过七成的人还没被送到医院就已失去了生命。

  有专家指出,炎热会导致人体皮肤的表皮毛细血管扩张,会导致内脏的供血量减少,增加猝死的风险。高温还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体液,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加大心血管疾病突发风险。“夏季人的情绪更烦躁、易怒,这种心理压力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黄梅季,特别注意要午睡小憩30分钟,可以使心肌梗塞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一天中,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上午4-10时,因而被医学家比喻为好发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这期间,服药、饮水要早,锻炼要少,以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