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创新社会治理】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积极探索“综治中心+”社会治理模式

【创新社会治理】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积极探索“综治中心+”社会治理模式

【摘要】

《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是新时代政法事业科学发展的总遵循。《条例》明确规定“要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根本路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建设。”近年来,兖州区委、区政府着眼于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 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新途径,通过实施“综治中心+”项目,充分发挥各级综治中心的平台、载体作用,建立健全了“中心指挥调度、三级联创联动”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以“综治中心+矛盾纠纷”三级联调、“综治中心+治安防范”三级联防、“综治中心+民生事项”三级联办、“综治中心+指挥调度”三级联动为主要内容的“综治中心+”社会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法制日报》、“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先后报道了《兖州区综治中心视频调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兖州区综治中心创新“三级四联五调”机制建设》的经验。我区“综治中心(雪亮工程)+”案例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

【建设背景】

兖州区是鲁西南科学发展“排头兵”,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改革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企业改制、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改革发展项目的深入推进,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交织复杂,基层社会治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工作中,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这个关键环节,努力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发挥好综治中心这个平台作用,以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和雪亮工程视频系统为技术支撑,充分发挥智能化、科学化优势,探索形成了“综治中心+和为贵调解室”“ 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的“综治中心+”模式,实现了网格管理、矛盾化解、即时调度、快速处置、视频会议、远程培训“六位一体”工作效果。

【典型案例】

2019年1月14日,兖州区综治中心接到新驿镇视频连线,要求协助调解一起由于青苗补偿引起的长达九年的矛盾纠纷。区综治中心立即组织带班领导、值班人员、调解人员、值班律师上线,视频解答当事人咨询事项,引导双方互谅互让、以和为贵,最终成功调解了这起矛盾纠纷。这只是通过区综治中心视频调解的一个缩影。

“和字当头、调字为先”。这是兖州区近年来社会治理坚持的基本理念,注重把弘扬传统文化融入到社会治理实践,充分发扬大禹治水“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理念,以“和为贵”调解室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和为贵”调解的品牌效应,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重点围绕视频调解、信访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五调”模式,着力打造诚信友善、以和为贵、互谅互让、包容宽容的矛盾纠纷调解品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兖州特色的法德结合、疏堵结合的社会治理新路子。一是全覆盖建设“和为贵”调解室。在全区10个镇街、440个村居全部建立了“和为贵”调解室,实现了全覆盖。制定出台了《关于村村建立“和为贵”调解室的意见》《关于建立村(居)多元化人民调解队伍的意见》。建立了以各村(居)“两委”成员、“三老”人员、综治网格员、警务助理、法律顾问组成的多元化人民调解队伍,共同解决村(居)矛盾纠纷。二是建立完善配套工作机制。修改完善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两台账、两报告、一专人、一纪要”制度,坚持村居每周一排查,镇街、部门(系统)每半月一排查,区级每月一次集中排查。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随时掌握不稳定因素的苗头动向。同时实行律师值班制度。从全区6个律师事务所中选派50名从业至少5年以上的资深优秀律师,每周一、三、五轮流到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综治中心值班,接待群众来访,疏通化解矛盾,维护群众权益,促进社会治理走向法治化轨道。三是健全大调解网络。建立诉调、检调、公调对接机制,区法院成立了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出了“案件速裁、诉调对接”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实行案件分流,根据情况对案件进行调解、速裁或审判;区检察院将心理疏导引入信访工作,推进了信访案件的有效化解,初访首办息访率100%。同时建立健全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委员会等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全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大调解”格局进一步完善。四是搭建智能化工作平台。为了充分整合多元化解力量,同时进一步发挥综治中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险阀”作用,兖州区按照“规范化、实战化、实体化”的工作要求,2018年12月,把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有机结合,投资1000余万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建设提档升级,建成了以“四室一厅三平台”为框架的标准化综治中心,实现了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全覆盖和工作的互联互通。

【实践效果】

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而社会治理又是一篇大文章,涉及方方面面、量大面广,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具有各自不同特点,如何平衡彼此、兼顾各方,就需要我们顺应时代,坚持以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为引领,积极创新、大胆探索,尽最大努力去求“最大公约数”。我们的探索路径是:网格化服务管理、多元化“和为贵”调解、立体化治安防控:

创新“综治中心+多网融合”网格化服务社会治理模式。坚持把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加以推动。一是实现网格全覆盖。招录14名区镇两级网格管理员,对全区930名城乡社区网格管理员进行管理,配发综治E通手机,实现了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在纵向上,完善社区、镇(街)、区三个层面自下而上反映问题和自上而下处置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横向上,各部门要依托网格化三级综合工作平台,处理和解决好职责范围内的各种问题,加强协同配合。二是实现管理无缝隙。落实责任,明确区、镇(街)、社区三级工作平台的职责,强化网格工作力量和责任分工,将工作力量下沉到网格,使基层真正成为服务居民群众的“平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屏障”,通过网格化检验社会治理是不是精细化,是不是做到了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三是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坚持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网格化的主要内容,推动各类社会群体的自我管理和服务,把社会各种力量资源利用好、发挥好,从而健全新形势下的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社会动员机制。通过网格化进一步落实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好网格的“预警”功能,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提供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关注本网格内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四是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建立了网格员管理“红黑榜”制度和周报、月报制度。每周对各网格员工作情况进行排名,连续两周排名镇街后两位、全区后十位的网格员纳入黑榜,及时更换。去年以来,收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40万余条,推送信息900余条,提供有价值维稳信息500余条,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创新“综治中心+和为贵调解”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为充分发挥“和为贵”调解品牌,兖州区不断拓宽和丰富多元化调解路子,按照“整合资源、协调联动、运转高效、便民利民”的工作原则,最大程度上将综治、公安、法检、司法、民政、维稳等部门力量整合,实行集中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多维度彰显“和为贵”调解新理念。在调解工作中一方面坚持传统的“以和为贵”,不仅要求确保调解结果“和”,更要体现在调解过程中的“和”,突出疏导与引导,讲法律,讲政策,让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感受“和”的珍贵。另一方面构建“互谅互让”机制,引导双方当事人怀着一颗“诚信友善”的心来接受调解,诚实守信讲真话,相互谅解愿调解,做到相互原谅、相互让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五步法”促进“和为贵”调解新实效。通过心理疏导、普法教育、调解规劝、远程调解、处结回访五步,让当事人充分表达,调解人员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批评、劝导,从而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对在调解过程中遇到专业性较强、涉及面较广、调解难度较大的民间纠纷,则安排律师、业务专家等进行远程视频指导。在调解协议履行期满一个月内,由调解人员主动上门进行回访,以督促双方当事人履行约定义务。近两年来,共调解矛盾纠纷2300余件,防止民转刑案件52件,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98.1%。

创新“综治中心+三网合一”立体化治安防控新模式。立足基层平安创建,以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工程为基础、以雪亮工程为支撑、以警民联防工程为保障,探索建立了“地网+天网+联防网”三网合一治安防控新模式。以网格化管理工程(地网)为基础,夯实立体化防控根基,初步实现了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治安防控在网格中加强。以“雪亮网工程”为支撑,提升立体化防控水平。以全覆盖、全联网、全时空监控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了区、镇(街)、村(居)三级视频监控平台。以“平安志愿者+网格员+警务助理”零点夜查巡防工程和“警民联防工程”为保障,每周利用“雪亮工程”开展一次零点夜查视频调度,警防民防力量不断整合壮大,探索形成了“人机互动、视频巡逻”的治安防范新路子。通过探索建立“地网+天网+联防网”三网合一治安防控新模式,群众平安创建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2018年度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中,在济宁市各县市区位列第二名,全省排名上升了66个位次;在全市2019年上半年各县市区“零发案”创建活动评比中,获得第一名。截至目前,全区刑事、治安、盗窃警情同比分别下降51.4%、30.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