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救助车祸男子却遭欠费 南宫一医院“有苦说不出”
前不久,南宫市一家医院抢救了一位因车祸昏迷的男子,因找不到家属,医院垫付了5万余元的医疗费。该事件经本报报道后,该男子家人日前终于被找到,但这家人却迟迟不肯支付医疗费。据笔者调查,这种医院进行爱心救助却遭欠费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原付川 通讯员闫明 陈刚
爱心救助却遭欠费,医院“有苦说不出”
“他是我的好友李风格,是故城县人,谢谢你们!”近日,笔者接到枣强县大营镇孙学的电话,他告诉笔者,看到本报10月23日七版《一男子南宫出车祸昏迷至今急寻知情人》的报道后,认定车祸男子就是好友李风格,就立即通知了其家属。
后经确认,出车祸男子确是李风格,南宫市冀南长城医院抢救他时,他已重度昏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经抢救,李风格已脱离生命危险。“为抢救他我们医院已垫付医疗费5万多元,家属在我们多次催促下,才交了5000元治疗费。”冀南长城医院院长杨文学无奈地说。
此类“爱心尴尬”并非个案。省三院医务处副处长孔令伟介绍,截至目前,该医院今年已发生80起医药欠费,每起少则欠费几百元,多则欠费近万元。“我们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杨文学说,对于这种欠费,大部分医院不愿意多说,原因是怕更多的患者去效仿,也很少有医院会选择法律途径催缴,那样做费时费力。因此,很多医院深陷“爱心尴尬”。
个人诚信与制度建设并重,让爱心救助呈良性循环
“在医患矛盾多发的背景下,医患双方更应该加强互信。一方面,医院作为‘强势’一方需主动取信于人,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患者更需理解医院,以不欠费、不逃费为诚信‘造氧’,让医院爱心救助呈良性循环。”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师李立强说。
李立强认为,造成医疗欠费的原因大体有三:一是“三无”病人,突发疾病被好心人或120送到医院,产生医疗欠费后,此类患者确实无钱付费;二是由于交通事故和打架等纠纷,当事双方到医院看病后,付费问题没谈拢,谁也不愿意掏钱;三是抱着占便宜的心理,耍赖逃费。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院负责人说,医院虽有救死扶伤的天职,但毕竟不是慈善机构,患者的诚实守信、不欠费逃费才是医院维持运转、履行天职的最大动力。
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茂认为,除个人诚信外,还应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建立专门的保障基金,针对恶意欠费、交通事故责任不清欠费等还应建立法律追偿制度。
近日,我省启动医疗机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工作,用于解决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相关费用患者的医疗救治问题。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可按照相关要求,将2013年2月22日以来的、符合该基金救助条件的病例资料,按规定程序向基金经办管理机构申请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