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土专家的“黄鸽情结”
华龙网11月29日16时50分讯(通讯员 龙远信)重庆永川宝峰镇龙凤桥村飞出了“金凤凰”——凭借良好的品质与信誉,“宝峰黄”肉鸽在重庆肉鸽市场供不应求,年销200多万对,带动龙凤桥村民实现年收入400多万元。
谈到“宝峰黄”肉鸽的品牌“风光”,不得不谈到龙凤桥村民、宝峰镇人大代表、永川区肉鸽科技专家大院专家旷伟。正是通过他的艰辛与智慧历练,才成就了“宝峰黄”的辉煌。
一场车祸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今年44岁的旷伟是土生土长的宝峰镇龙凤桥人,修长的身板,略显黑瘦的面庞上,流露出这个农村汉子的坚毅与执着。
1997年,同许许多多的外出务工人员一样,旷伟怀揣着异地“淘金”的梦想,走进了贵州省安顺市蔡官镇张家寨煤矿,由于他熟悉煤矿防爆安全,便承包了煤矿的机电方面的全部工作。
旷伟的出色管理改变了该煤矿过去事故不断的局面,创下了2001至2005年连续5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记录。
该煤矿是当地煤炭公司与镇政府联合开办的。镇政府分管负责人找到旷伟,叫他牵头负责全矿的技术整改。在技改过程中,煤炭公司与镇政府授权,所有的技术项目买卖及支出由旷伟全权负责。
事实上,诚实守信的旷伟再次赢得了主管单位及煤矿领导层的高度认可,不仅出色完成了技改任务,财务盘点更是不差一分一厘。
2003年,在张家寨煤矿主管部门领导的多次动员下,旷伟整体接管(承包)张家寨煤矿。
一切顺风顺水,却不想一次车祸改变了眼前的一切——2005年春节前夕,旷伟骑摩托回家的途中发生车祸,导致粉碎性骨折。
伤好后,旷伟感觉自己再也无法恢复到过去的精神状态,便中止了煤矿的承包合同。
一场“练摊”确立了他的财富“方向”
放弃了煤矿的工作,一切都得从头做起。2005年,在朋友的怂恿下,旷伟到了昆明,做起了服装生意。
昆明的服装生意不好做,没几个月,旷伟便决定,回家宝峰,同时,把服装生意也“搬”回了家。
那时,旷伟常骑着摩托,托着大包小包的服装,辗转于宝峰、来苏等场镇,经营地摊服装生意。
2006年的一天,旷伟来到来苏摆服装摊子。“咕——咕——咕,咕——咕——咕”,紧挨着旷伟的服装摊子,一个卖麻鸽子的引起了他的注意。从与卖鸽人的攀谈中,旷伟盘算着,得出了一个结论:卖鸽子比卖服装划得来得多。旷伟毅然决定:养鸽子。
有了这个念头,旷伟放下服装“挑子”就出发,随即到四川大邑、广东佛山等各地“取经”,考察肉鸽品种、养殖、销售市场进行。
考察过程让旷伟一直处于欣喜亢奋的状态。
2006年,旷伟以190元每对的价格,到广西买了200多对种鸽,在家里当起了“鸽子王”。
第二年,旷伟决定扩大规模,购买了300对种鸽,使自己的种鸽规模达到了500对。
那些日子,听着鸽子欢快的“咕咕”声,旷伟心里特别舒服。为了尽快掌握养殖技术,聪明的旷伟一边从书上学、网上学,到外面一些名气较大的肉鸽基地学习,一方面摸着石头过河,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
一场“疫灾”成就了他的“专家”名号
随后,信心满满的旷伟再次“扩容”,将肉鸽养殖规模扩大到1000对。
令旷伟始料不及的是,一场鸽疫差点将他彻底击垮。
2007年6月,旷伟发现一只鸽子患病死了,随即疫病迅速蔓延到难以控制的地步。查阅资料,旷伟敏感地意识,自己的鸽子患了新陈疫(俗称鸽瘟病)。
那段时间,旷伟的心里如刀割一样的无助。他特别卖力地打扫鸽舍卫生,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他到永川药店买药,想尽了一切可以想的办法。
但旷伟的付出并没有阻止鸽瘟病的蔓延。旷伟刚捡了20只病死鸽子去埋,回到鸽舍,又有20只鸽子死了……短短一个星期,旷伟养殖的鸽子死了一半。按当时的价格,旷伟一个星期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9万多元。
旷伟请永川专家来看,带着健康鸽子到荣昌检验,向远在广东的专家请教,都无计可施。
旷伟想,鸡的瘟疫防疫有新药,鸽子没有,同属禽类,应该能用。他便买了很多治鸡瘟病的药回来,按剂量进行服用,但仍然没有效果。
走投无路之时,旷伟抱定成败在此一举的想法,决定用治鸡瘟病6倍的剂量。旷伟细心地将药水从已经染病的鸽子的鼻子滴进去……第二天,旷伟惊奇地发现,那几只试用大剂量药物的鸽子活蹦乱跳的。
药方找到了,疫情控制住了,旷伟说不出心里的高兴劲儿。
根据旷伟的实践经验,专家推算,防治鸽子新陈疫,需要治鸡新陈疫4至6倍剂量的用药标准。
一个团队笃定了他的“黄鸽”情结
鸽棚建起了,旷伟肉鸽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随后,旷伟建起了永川区宝峰镇龙凤桥种鸽繁殖基地,组建了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
旷伟不仅成了鸽子养殖大户,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现在,旷伟常年种鸽养殖规模发展到4000多对,年销售出乳鸽10多万只。按今年批发1只12元(今年市场疲软,往年每只市场价十四五元)计算,旷伟的肉鸽养殖基础年产值也在100万以上。
由于主要喂养的是玉米和豌豆,不像其他鸽子煲出来的汤现白油珠,用宝峰龙凤桥的鸽子煲出来的汤现黄油,特别鲜香,人称“宝峰黄”。
富起来的旷伟首先想到的是龙凤桥的乡亲们。
宝峰镇杨大口村一位王姓家庭,在肉鸽基地买了种鸽,通过旷伟的指导,现在已养殖种鸽2000多对,加入了“肉鸽养殖大户”的行列,并摆脱了贫困的处境,走上了富裕之路。
在旷伟的带动下,以龙凤桥种鸽繁殖基地为依托,由基地提供50元/对的种鸽,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龙凤桥村肉鸽养殖规模迅速发展壮大,成了有名的“鸽村”。目前,全村有种鸽养殖规模在2000对以上的大户10多户,带动龙凤桥及宝峰镇参与肉鸽的100多户,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专家大院和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让龙凤桥及宝峰镇的养鸽人抱团发展,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旷伟统一肉鸽养殖标准:统一防病防疫,统一饲料标配。同时,统一销售品牌,集中统一销售。让旷伟自豪的是,自己一手培育起来的“宝峰黄”鸽,成为了重庆市场的抢手货,占了重庆肉鸽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2016年,旷伟当选为宝峰镇人大代表。谈到下一步的打算,他平静地说,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一是进一步扩大规模,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二是进一步维护扩大“宝峰黄”的品牌影响;三是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发展深加工,完善产业链条,把“宝峰黄”越做越大,越做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