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开目录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开目录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深圳市建市40周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建设目标,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以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为抓手,稳中求进,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过去一年,经济稳中有进、平稳向好,培育了发展新动能。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新区上下抢抓机遇,奋力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任务。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6.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新开工项目151个,预计重大项目投资超70亿元。成片整备产业用地4.88平方公里并面向全球招商,引进泰康之家、鹏园、润世华、丽颖生物科技等新能源和生命健康项目28个。新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发展更具韧性和活力。

  过去一年,生态环境全面向优、舒适宜居,厚植了发展新优势。PM2.5平均浓度降至20.4微克/立方米,河流水质普遍达Ⅳ类,其中80%达Ⅲ类以上,近岸海域监测点动态保持国家Ⅰ类水质。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市容环境群众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西涌片区灾后提升项目获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提名奖。

  过去一年,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安居乐业,呈现了发展新气象。全年九大类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5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9.2%。其中教育、医疗卫生分别投入9.7亿元、4.3亿元,累计建成名师工作室21个,名医工作室29个,中考公办普高和重点高中上线率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9.5和6.8个百分点。全年开工筹集保障房3458套,累计开工筹集2.2万套,面向新区新增供应房源473套,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创建文明城市八大行动有序推进,交通文明指数稳居全市第一。政法工作满意度、平安创建知晓率全市第一,群众安全感稳居全市前列。

  一年来,新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重点发力,稳增长、促创新,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特色高端经济体系。

  坚持稳字当头,在巩固能源产业龙头地位同时,努力培育以生物、旅游、海洋为重点的特色高端产业体系,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出台发展实体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保障性政策文件5份,设立红土生物谷基金,大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不断提高能源产业的辐射力,能源企业总产值271.9亿元,增长7.1%,启动中海油深圳LNG与中石油迭福北LNG调峰站连通线工程。厚植新优势,加快发展生物、旅游、海洋等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59.5%,占比逐年提升。玫瑰海岸获评新区首家国家AAA级景区,启动6个片区海域使用权申报工作。艺象iDTOWN国际艺术园区晋升市级文化产业园,文博会签约总额实现翻番。

  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基础要素和创新能力建设,国高企业达到37家,增长12.1%。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82.4%,PCT申请量增长71%,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全市第3。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大鹏中心揭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深圳分中心落户新区。第五届国际农业基因组学会议暨深圳国际食品谷研讨会顺利召开。成立大鹏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认定“鹏程计划”优秀人才33名,人才总数达4.1万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工业投资计划完成率130%,居全市前列,工业技改完成率190%,排名全市第一,5G基站建设进度位居全市前列。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修订完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订《促进民营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在新区政府网站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开辟“营商环境改革和政策”专栏。服务企业更加扎实,落实中央减税降费举措,全年减税6.8亿元。强化重点工业企业挂点服务机制,新区领导全年调研服务企业120多家次,协调解决问题200余个。打造重点金融楼宇,推出“孵化云贷”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企业开办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简化企业退出机制,实现市场监管、税务注销业务“一站式”办理;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审批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水电气接入办理时间平均压缩约三成,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排名全市第一。

  重点片区建设提质增速。坝光国际生物谷及其配套在建项目达84个,完成投资54.8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完成土地出让18块约40公顷,坝光展示厅、人才公寓建成使用,国际生命科技中心项目中心实验室建设工程封顶,组建平安大鹏国际生物谷公司,与以色列3家大健康类公司签约,坝光片区开发建设连续三年在市重点区域考核中获满分。金沙湾国际乐园片区建设加速,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开展深圳国际食品谷发展规划研究,启动深圳国际农业食品科学中心项目前期工作。

  (二)坚持规划引领,重品质、提质效,深入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聚焦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擘画“双区”建设落实蓝图。高标准编制《大鹏新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工作计划(2019-2020年)》和《大鹏新区贯彻落实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2020-2025年)》,分别制定27项和50项重点举措,跑好落实双区建设“第一程”。引进智库开展相关重大调研课题25项,国家深海科考中心等12个重点事项纳入市级实施方案。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合作研讨会和游艇旅游产业合作发展策会,与前海联合编制上报《关于粤港澳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建设的建议方案》。

  国土规划不断优化。启动《大鹏新区保护与发展综合规划(2020-2035)》(大鹏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自然保护区调整方案获批通过,解决63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问题。完成南澳码头、南澳墟镇规划,西涌城市设计即将落地,市海洋博物馆落户新区。成功试行城市设计师制度。大鹏办事处被选定为全市首批国际化街区创建单位。

  空间拓展卓有成效。强力推进“国土空间提质增效行动”,基本完成新大、水头、科普特三大土地整备项目,共整备清理土地约3.6平方公里。全力推动25个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城市更新用地出让8.9公顷。全年共举行集中拆除行动仪式20次,消化违法建筑85.7万平方米,完成率达203%,全市排名第一。处置已批未建土地31.3公顷,完成率101%。

  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统筹推进交通建设项目112个,新改扩建道路30条,新增道路里程9.72公里,葵涌环城西路、核龙线市政化改造、鹏坝通道坝光段等工程建设有新进展。升级改造公交候车亭30座,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7条,完成4个高速收费站拆除畅通工程,ETC发行完成率居全市首位,延伸到溪涌的轨道8号线三期工程纳入深圳四期轨道规划建设调整方案,城际大鹏支线被省推荐纳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总体规划。完成中山里、上下圩门、南坑埔等8个燃气管网改造新增项目,建成国内首个配电网侧多用途分布式储能系统。

  (三)坚持民生为本,补短板、强弱项,力促辖区群众收获更多实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瞄准突出短板发力,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逐步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民办实事尽心竭力。全年20项民生实事、10项生态环保实事基本完成,较好兑现为民承诺。多年困扰辖区群众出行的延安路延长段主车道实现通车,被《人民日报》作为典型案例予以报道。启动全市首个“大鹏益家”家庭发展平台,面向妇女儿童实施111项民生服务。成立新区首个省级“舒心驿站”,并荣获2019年深圳慈善月活动慈善创新项目称号。全年共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588个,合计5000余万元,新增通气点火小区40个,普及管道天然气考评连续两年全市第一,住宅小区光纤网络覆盖率100%。

  教育医疗水平稳步上升。启动“五年十校”建设,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谭屋围、白石岗等城市更新配套学校,大鹏中心片区人才保障房规划配建全区规模最大九年一贯制学校。推进公办幼儿园“5060攻坚计划”,新增优质学位数270个,新区公办幼儿园和在园儿童数占比均为全市最高。医改模式不断深化,医疗健康集团“12个一体化”全面推进。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社康全科诊疗服务满意度和基本公卫服务项目重点人群满意度均为全市第一,市大鹏医院提速建设,新区妇幼保健院改造高标准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90元/人提高到120元/人,社康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标准由83.6元/人次提高到87元/人次。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全年促进就业再就业人数431人,共为696户次1578人次发放低保金,零就业家庭多年保持动态归零。首批长者饭堂、熟食中心投入运营。探索制订原村民统建楼“1+N”政策体系,4个统建楼项目完成奠基,建成后将有效解决4个社区350户居民的居住需求。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首次独立征兵任务完成出色。在全市率先探索股份合作公司整合试点,逐步形成集体经济“一社区一公司”新格局。源城区五村脱贫成效位居河源市前列,巴马县年底实现整县预脱贫摘帽。

  (四)坚持挖潜提质,塑特色、优机制,城区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深挖历史人文底蕴,力推文化事业发展。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优化工作机制,完善责任链条,不断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开展“用百分情、结千家亲、入万户门”行动,发动群团组织785个5.2万人次迈进群众家门,全面强化创文宣传。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市级学习型社区实现全覆盖。土洋社区获评“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坝光社区获评“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社区”,“新动力课堂”项目获“全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举办“舞动文明、美丽大鹏”广场舞教学共计200场、“蓝蜻蜓”护河治水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参与志愿者超千人,覆盖服务人群2万余人。启动第三届“双美”评选活动,择优选出一批“最美大鹏”代言人。

  文体事业不断进步。坚持文化遗产大保护大发展思路,促进文体旅融合创新发展。全年共举办大鹏国际户外嘉年华等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参与人员逾8万人次,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深圳文化遗产新地标;打造全市首条“重走东纵路”红色教育路线,被多家央级媒体报道;成功举办“祖国,大鹏向您致敬!”70周年国庆大型交响群众歌会,激发各界爱国热情;大鹏自然童书奖获评深圳第五批十大全民阅读示范项目和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名单。新区文艺作品获国家级金奖1项、省级金奖3项、市级金奖1项。4个大型文体场馆进入规划建设阶段,金沙湾体育馆封顶,中国杯帆船赛、大鹏生态文学奖等影响力逐年增大。创意影视产业活力迸发,深港双城双年展首次在新区设立大鹏所城、溪涌两个分展场,公益类综艺《忘不了餐厅》广受好评,美食类纪录片《味道》央视开播。

  重点片区环境提升有序推进。针对西涌片区出台近、中、远期环境品质提升方案,完成4.3万平方米全市最大体量沙滩的整备清理、征拆任务,自五一假期逐步实现开放。大鹏所城改造升级纵深推进,探索“山—城—海”的历史保护机制取得成效,全年游客人数首次突破500万。较场尾和杨梅坑片区综合提升共完成40项工作任务,清理巷道、违建89处,实现片区面貌“半年速见成效、年底大见成效”。

  安全监管网络织密扎牢。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创新“1+1+2+N”应急机制,提升全区应急处置水平。引进大流量排查抢险车等设备,建成室内室外应急避难场所58个,增强水旱灾害防御和抢险救援能力。全年新区未发生工贸、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数、亡人数、伤人数分别下降40%、50%、30.9%。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食品抽检合格率全市第一,200平方米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和全部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

  城市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开展“补窗行动”和“行走大鹏”,整改问题5200余项,整改完成率94%。率先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构建“全覆盖、全链条、全要素、全参与”的大鹏特色垃圾分类工作体系。新改建18座高品质市政公厕、7座生态化垃圾转运站,公厕环卫指数稳居全市前列。新区“六个统一”规范旅游景区经营行为做法,被评为第七届南都街坊口碑榜优秀奖。大型户外立柱广告拆迁行动成效获全市通报表扬。

  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圆满完成70周年大庆、澳门回归20周年等重要敏感节点的维稳安保,三级矛盾纠纷台账化解率100%,全市排名第一。新区无邪教创建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化解重大信访案件27宗,各类信访事项办结率100%,全年未发生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力推进,侦破各类涉黑涉恶案件41宗,铲除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打掉涉恶九类犯罪团伙6个,全市排名第二。“雪亮工程”二期建设进展顺利,一类高清视频覆盖率提升8倍。组建5000人的“大鹏义警”队伍。110刑事治安警情下降12.8%,降幅居全市前三。

  (五)坚持生态立区,提标准、创品牌,绿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陆海统筹、山水并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断擦亮生态文明建设品牌。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路径,编制《深圳市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开展生态专项审计,着力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水污染治理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落实落地。《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估机制理论与实践》正式出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体制创新研究丛书》的首册。沙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获部、省领导批示肯定。创新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做法被省主要领导批示推广。

  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63,全市排名第一,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功能区噪声达标率100%。全年完成林相改造84.1公顷,清理沙滩约18万平方米,协作完成海堤建设520米。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一期正式上线运行,是全国领先的覆盖海陆空的全要素实时动态监测系统。3座垃圾填埋场高分通过省市专项检查验收。

  治水提质成效显著。召开全区动员大会进行强力部署,出台责任手册及4大工作方案,系统开展水污染整治十大行动,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实行“项目化、责任化、清单化、时限化”作业,共完成9000余栋房屋正本清源改造,改造修复排水管网5公里,完成污水管网接驳12公里,污水收集处理率升至98.3%;推进19个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依法拆迁12.3万平方米沿河房屋,河道治理总长度约6公里。

  生态环境品质逐步提升。完成城中村综合治理98个,升级改造农贸市场7家。全市首条生态廊道主体完工,建成全国首条学习型自然课堂步道,新改建绿道总里程79公里。推行“一河一景”“一河一故事”建设,完成绿化项目28个,新增绿地面积75万平方米。推动以“四季”为主题的坝光公园体系建设,禾塘山水、鹏城社区公园等10个公园建成开园,金沙湾中央公园获市风景园林优秀设计一等奖。

  (六)坚持党建引领,强作风、重执行,政府工作效能全面提升。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加坚定制度自信。深入贯彻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狠抓作风和执行力,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法治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完成区级机构改革,在全市率先启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数量压减30%。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64件、市区政协提案31件,满意率均达100%,是全市唯一荣获2019年度市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单位的(新)区。新区政务信息公开经验在中国政府网发表,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全市首个环境资源法庭获批,大鹏检察室揭牌,新区首家律师事务所挂牌成立。

  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新区管理服务指挥中心投入使用,汇集各类政务数据超9亿条,成为智慧城区建设的“核心大脑”。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链条,集中办理政务和便民服务事项899项,自主开发上线“秒批”事项21项。新区融媒体中心成立。坝光生物谷在第十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上荣获2019中国智慧园区(小镇)奖。葵涌政务运行指挥平台解决方案获“2019中国智慧政务创新成果奖”。

  作风建设不断深化。坚决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的要求,较好实现文山会海“5个减少20%”,全年督查考核事项减少55.6%,“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减少68%。推动出台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再深化21条措施,集中开展作风建设“找问题、补短板”排查活动,查摆作风建设问题197条,完善相关制度106项,严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31起,强化会议纪要、督查督办、考核通报等手段,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新区在全市年度绩效考核中创历史最好成绩。制定实施主动服务“亲10条”和廉洁从业“清10条”,规范政商交往行为。严格按过“紧日子”的部署要求,会议费和“三公经费”分别压减26.6%和5%。

  此外,统计、审计、计生、民族、宗教、对台、侨务、民防、双拥、档案、史志等工作都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决策、科学指挥,从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到特色产业体系构建,从坝光生物谷工地到西涌片区提升现场,始终为我们清晰指路、一线解难;来源于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团结带领各单位各部门一起上,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来源于区级人大、政协及全体代表、委员的认真监督、倾力支持,从新大、水头、科普特项目到延安路、环城西路、鹏飞路、南澳河、市大鹏医院,现场调研、实地视察、建言献策;来源于新区全体党员干部尽职尽责的艰辛付出、执着奉献,加班加点成为常态,“5+2”“白+黑”“现场+一线”成为最真实的工作写照;来源于新区广大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在文明城市创建、治水提质、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全程参与,克服诸多不便,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包容和支持;也来源于龙岗、盐田、坪山等兄弟区的携手并肩,区域协同发展势头良好,国际生物谷建设、城际轨道大鹏支线、大鹏大道等重大项目规划协作加快步伐,促进了东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新区管委会,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大鹏籍海外侨胞、驻新区部队官兵、各新闻媒体,向所有关心支持新区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较大。受中美贸易摩擦、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新区产业结构不协调等因素的叠加影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一业独大”、新兴产业拉动力不强等情况未能得到明显改观。二是生态环境治理仍有隐忧。空气质量中臭氧指标出现波动,少数河流水质受季节性变化、施工建设等因素影响尚不稳定,市容环境卫生改善存有提升空间;三是民生保障水平与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实质突破阶段,“手无寸铁”和“手指状分布”的交通现状严重制约着新区建设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整体在全市处于落后水平。四是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提升。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精度仍然不够,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难、额度小问题依然存在;多部门联合监管、联动执法机制亟需健全,尚未从源头上根本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等问题。五是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单位之间推诿扯皮、议而不决、办事拖沓,少数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怕担当等现象依然存在,深化作风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我们要直面这些问题和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和稳妥应对。

  二、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跑好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程”的关键之年,也是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三年行动的收官年。伟中书记、如桂市长格外关注新区的改革发展,要求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新区党工委作出“抢抓机遇,笃定前行,在先行示范区建设新征程上勇当先锋”的系统部署。做好今年新区管委会的工作,我们要牢牢把握以下几条思路。

  ——坚定把抢抓机遇作为新区跨越发展的强力载体。近年来,新区依托“美丽大鹏”和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接力奋进,逐步从“夯基垒台”向“换挡加速”转变。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我们要牢记市委市政府成立新区的战略意图,抢抓“双区驱动”的重大机遇,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进一步优化新区发展路径,厚植优势、补齐短板、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努力实现经济质量、社会质量、文化质量、治理质量、生态质量并驾提升。

  ——坚定把特色发展作为新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科学路径。立足新区的资源禀赋,不断扩大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发展以“旅游+革命文化、历史文化”为重点的“红色经济”,以生物制药、生命医疗、健康疗养为重点的“绿色经济”和以海洋游艇、赛事、展览为重点的“蓝色经济”,加速构建以能源产业为龙头,生物、旅游、海洋、影视、体育五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现代高端经济体系,建设独树一帜、切合区情的特色发展典范区。

  ——坚定把规划引领作为新区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紧扣市委市政府赋予新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战略定位,以编制实施大鹏新区落实先行示范区建设、“十四五”规划、保护与发展综合规划等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明确北部重点发展经济产业、中部重点发展滨海旅游、南部重点推进生态保护并适度发展高端旅游业。综合运用土地整备、城市更新、查违等手段,纵深推进国土空间提质增效行动,高效率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高品位建设城市公共设施、高标准打造生活配套项目,保留城市历史脉络、人文情怀,融合绿廊水系、山海通道,全链条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城市空间。

  ——坚定把生态立基作为新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依托。新区最大的优势在生态,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竭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以治水提质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土壤净化战、市容环境提升、公园碧道建设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做好山海大文章,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推行绿色生产、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绿色生态,努力打造美丽深圳的大鹏样板。

  ——坚定把改善民生作为新区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从解决辖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补齐补优补强“交通、教育、医疗、文体、住房、市政设施、集体经济”等突出短板,加快建设幸福城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新区人民。

  今年新区管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决策部署,抢抓粵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狠抓工作落实,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生态优美、环境宜人的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和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以优异成绩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今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2%;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PM2.5年均值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市最优,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8%以上,河流水质普遍达到Ⅳ类以上,其中80%保持Ⅲ类以上,近岸海域水质动态保持国家Ⅰ类标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继续保持全省最优,完成节能减排考核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释放“双区驱动”的“乘数效应”。

  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坚定不移走特色改革、品质改革之路,统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主动高效融入“双区”建设。切实做好“双区”建设政策库、项目库、绿色通道工作机制等谋划工作,举全区之力推动轨道交通、坝光国际生物谷、国际食品谷等一批事关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建设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协同前海积极向中央和国家部委申报创建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年内开工建设南澳旅游专用口岸码头。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突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深入谋划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生命健康创新试验区等所需政策诉求,争取将新区申报的改革试点项目纳入中央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参照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新区优化方案。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等涉企事项全部归集到“一窗通”平台,推动企业开办从“串联模式”向“并联模式”转变。强化“无事不打扰、有事在身边”的理念,推进新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机制常态化、制度化,推动成立企业家协会、举行企业家日、建立园区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便企惠企利企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全年投入各归口扶持资金1.62亿元。建立涉企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机制,有效减少“执法扰企”问题。用好专项债发行政策,谋划实施好上洞电厂城市更新单元人才住房和保障住房等专项债项目。

  统筹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落实行政便民举措,推行场景式主题服务,实现100个以上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一件事导办”。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不断创新网上政务服务新手段、新方法,加快推广“秒批”模式。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全部压缩至法定时限50%以下;提高网上服务能力,非涉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可网上办理。

  全面优化招商引资机制。开展“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行动,实施招大引强、以商招商等策略,年内引入百亿级领军企业1家以上,十亿级骨干企业2家,潜力型企业5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实现新增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服务业产值5亿元以上。深化与平安集团战略合作,建立政企合作重点项目决策推进机制。拓宽引才渠道,将引才端口前移,完善引才、留才、用才机制和举措。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

  认真落实“六稳”工作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强化能源重镇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特色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不断提高能源产业的辐射力。安全高效发展新区能源产业,支持核电油气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巩固提高能源企业的税收贡献。协调推进岭澳核电三期工程和西气东输中石油LNG应急调峰站项目、东部电厂二期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探索建设国家级滨海新能源产业基地。

  突出生物产业集聚发展。积极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动国际生物谷绿色开发。推动生物家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国际生命科技中心研究院、中心试验室年内交付使用。着力在生命信息、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生命健康服务等领域抢占产业链、价值链核心环节,依托国家基因库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打造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与坪山区协同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建立两区沟通协调及平台资源共享机制,联合争取国家级政策及平台落户东部地区,携手探索打造深圳东部生命科学城。

  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片区旅游综合提升为抓手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高标准做好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整体规划。高标准配套文体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着力建设环龙岐湾文化旅游海岸带。推进大鹏湾红色旅游规划项目建设,建设土洋红色革命文化和大鹏所城海防文化两段“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推进西涌片区的规划提升和招商引资。丰富高端旅游产品供给,发展旅游新业态,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普及推广《民宿服务规范》。

  加速海洋产业布局和发展。面向南海前瞻谋划“向海发展”,助力实施“海洋强区”战略,扩大产业孵化空间,重点培育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游艇帆船等高端临海产业,积极争取大型涉海企业在新区落户或成立南方总部,全年引进涉海企业5家以上。推进大湾区国际渔业(金枪鱼)交易体验中心项目产业规划。启动国家深海科考中心筹备工作。推进海洋生物产业园三期改造升级,完成农科院基因组所过渡所区改造。

  全力推进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提速坝光国际生物谷开发建设运营进度,高质量建成坝光片区产业先导区,全年坝光片区引进龙头企业3家以上,重点项目10个以上,出让产业用地3宗面积3.3万平方米,完成片区投资26亿元,纳入年度市投计划项目29个。协作推动深圳国际食品谷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完成深圳国际食品科学中心项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立项选址。推动金沙湾国际乐园一期工程试营业,其中体育馆、凯悦酒店(演艺中心)、冰雪世界、四大场馆、商务公寓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新大旅游项目年内奠基开工,同步推进交通、文化、商贸等配套设施建设。

  着力发展集体经济。持续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整合工作,完善集体经济“三资”交易管理等制度。用好用活股份合作公司发展专项资金和欠发达股份合作公司股东社保补贴资金,通过转型补贴、奖励等方式扶持物业提升改造、土地开发利用等项目,增加集体收益。优化股份合作公司人才队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活土地政策,优化调整非农建设用地范围,推进非农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盘活社区集体物业厂房等闲置资源,引进优质企业参与社区城市更新项目,确保集体物业保值增值。

  (三)对标国际一流,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空间。

  走绿色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坚持规划先行、宜居优先、以人为本、从容开发,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闪亮名片。

  抓好城区综合规划。抓紧大鹏新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两个方案的落地实施。推动《大鹏新区保护和发展综合规划(2020-2035)》(大鹏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出台。深入开展新区整体规划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聚力攻坚土地整备。完成新大、水头、科普特片区三大土地清理和新大旅游项目乐园、酒店用地出让。全面启动11大土地整备任务,释放土地空间约100公顷。推动溪涌、葵新-官湖、水头、水头沙片区利益统筹,为地铁8号线延长线、环城西路、坪西路、南澳旅游码头等重大交通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实施土洋、大网前、官湖等土地整备项目,为金枪鱼交易中心、国家海洋科考中心、国家重点能源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保障用地;启动杨梅坑片区、南澳墟镇、大鹏所城土地整备工作,为旅游业提供高端发展空间;完成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征收补偿项目,保障民生设施建设。

  统筹抓好城市更新和查违工作。全年实现城市更新用地供给5公顷,推进三溪重点片区、三溪南、捷德纺织厂、美的厂、中山里、欧屋上角、石桥头村、龙岐片区、橡胶粉厂等片区更新。全面推动南澳大酒店、葵涌综合市场二期、溪涌片区3个项目的规划调整,上塘、岭吓新村、新村岭、澳头旧村4个项目更新单元规划审批,白石岗片区、沙头片区二期、横头双伍一期、招商二期等4个项目实施主体确认和土地出让,南澳大酒店、大鹏第二工业区A区开工建设。保持查违高压态势,坚持疏堵结合,确保违建“零增量”和查违指标完成率稳居全市前列。

  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实施交通建设攻坚大会战,全年安排交通项目42个,完成投资约1.89亿元。按照近中远三期落实大鹏所城南门路段机动车道下沉方案,缝合地面慢行系统,年内取得阶段性进展。核龙线大鹏段市政化改造工程完成75%;睿鹏大道、环城西路一标完工,鹏坝通道坝光段主线基本完工;环大鹏湾海岸公路揹仔角-上洞段改造工程完成形象进度60%。力推大鹏大道规划建设工作。协调推动城际轨道大鹏支线市域快线项目立项落地,地铁8号线延长线溪涌站开工建设。

  (四)瞄准民生幸福标杆,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围绕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七有”目标,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抓紧抓实本年度40项民生实事,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实施教育提升攻坚行动。高标准推进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工程施工建设,基础工程完成100%,主体工程完成50%。推动大鹏第二小学综合馆、谭屋围城市更新配套学校项目开工建设;完成白石岗城市更新项目配套学校、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等项目方案设计,推动大鹏中心片区地块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三年内新增中小学学位1440个,引进培养名师15人,新建5个名师工作室。推进完成公办园“5060攻坚计划”,年内新改扩转5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园优质学位超过1000个。争取海洋大学落户新区。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开展健康大鹏“四大行动”,努力为辖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特色健康服务。加速推进市大鹏医院、新区妇幼保健院、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澳人民医院医养结合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全区中小学视力筛查10000例以上,开展健康讲座100场以上。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类重点人群签约率保持85%以上。引进名医5人,新建2个名医工作室。完善三级诊疗体系,实现新区居民“小病不出社区、急病不出新区、大病不出集团”目标。

  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新增民生微实事服务类入库项目80个,全年投入专项资金约5000万元,确保每个社区平均安排200万元。市政燃气管网覆盖率达到60%、建成区城中村燃气管网覆盖率达到90%。完成9个社区供水管网改造、19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5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持续推进直饮水提升工程。推动全市首个出售型人才住房项目和“工改保”项目开工建设,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不少于1400套,供应不少于500套。紧抓统建上楼工作,确保王母、水头、西涌、岭澳、鹏城社区5个重点统建项目全部具备开建条件,其中2个动工建设。通过增设临时停车场、增配车位、规范停车等措施,有效缓解城中村停车难问题。

  统筹推进公共安全建设。健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新区综合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年内完成23个室外避难场所和40个室内避难场所建设任务。优化使用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动态监管系统,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编制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计划,健全完善全区性的智能森林防火体系。统筹推进社会治理,全面推广“枫桥经验”,提高社会管控预防预警能力。持续推进“雪亮工程”二期建设,基本实现重点行业、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全覆盖。深化平安大鹏建设,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行“食安封签”制度,打造富有特色的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

  继续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切实提高站位,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巩固对河源、巴马两地扶贫帮扶成果,确保真脱贫、不返贫,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约0.75亿元,力促源城区五个省定贫困村的贫困户335户934人全部实现脱贫,巴马县57个贫困村约1.5万户贫困户6.5万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五)突出融合发展,加快打造现代文明时尚城区。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大考年”,新区要抓住契机,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现代文明城区典范。

  深入推进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大鹏所城创建文化旅游示范片区,完成特色文化街区创建工作。抓住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契机,协调推进以大鹏所城为代表的珠江口明清海防遗存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动咸头岭遗址博物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推出半天云古村落活化利用方案。推动深圳海洋博物馆面向全球启动规划设计并实施动工建设。积极创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索发展电影电视产业,研究打造影视专业化服务基地。继续办好大鹏新年马拉松、国际户外嘉年华等品牌赛事活动。

  提升市容环境品质。持续推进“补窗行动”和美丽大鹏绿化提升行动,健全“门前三包”机制,全面提升市容环境秩序管控。100%完成市下达的“城中村”综合治理和“厕所革命”改造提升任务,打造一批城管品牌。完成20个“花景大道-花漾街区-社区花园-花园路口”多维绿化项目,完成葵涌生态体育公园、白沙湾公园、金沙湾中央公园、禾塘月色公园、坝光花海等5个大型综合公园绿化项目建设,对市民免费开放。运用好市政道路挖掘计划管理系统,协调涉路建设项目平衡,加强智能化统筹,有效减少道路无序开挖和施工扰民等问题。

  高标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将创建文明城市理念从“创文”全面升级为“创城”,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菜单式、订单式、互动式的文体艺活动共350场次。着力解决三线治理问题,完成107个城中村弱电管线治理工作。继续做好“大鹏生态文学奖”“大鹏自然童书奖”等品牌活动宣传推介,积极申报“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推进创城志愿服务常态化,深化实施海洋生态环保促进公益行动。创新做好第四届“双美”评选和巡讲活动。

  发力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创建。构建完善高效的闭环管理流程,完成“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创建工作,普及升级15类场所垃圾分类设施,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编制垃圾分类环境园选址详规,启动项目可研工作。落实“无废城市”建设,系统开展固体废物治理。建成垃圾分类体验馆并实现运营,打造覆盖广、多元化、专业强的志愿服务队伍网络,浓厚垃圾分类社会氛围,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参与率达到80%以上,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

  持续推动智慧大鹏建设。全年续建及新启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24个,财政投入0.98亿元。结合指挥中心深化建设需求,成立“智慧大鹏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聚焦业务场景,助推智慧大鹏建设全面进入AI时代。启动数据共享2.0项目,推进数据治理和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抓实各部门视频监控整合工作。建成5G基站1300个,确保重点民生服务场所5G网络信号全覆盖。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优化建设项目管理流程。

  (六)立足可持续发展,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典范。

  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擦亮生态文明建设品牌,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建立天蓝海碧、水清岸绿的美丽新大鹏。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20年是落实《深圳市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年)》的攻坚冲刺年,积极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继续开展大鹏半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环境资源法庭启动运作。深入开展生态专项审计,着力保障重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

  深入抓好治水提质。开展“水污染治理巩固管理提升年”工作,坚持治水、治产、治城有机结合,年内推动15个河流治理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防洪100%达标。加强水质监测,年底前新区河流普遍达到IV类以上水质,80%保持Ⅲ类以上水质,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隔离围工程建设和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标准化创建工作。推动新区智慧水务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启动20公里碧道建设,完成试点碧道2.6公里以上。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加强臭氧等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开展裸露土地风蚀扬尘治理工作,推进工地扬尘实现七个“100%”,机动车路检达到100万辆次以上。加强生态环境智慧应用,加快动态监测系统二期建设,深入推进环境专项执法行动。以国家排污许可改革为抓手,构建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证后监管体系,实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持续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推进雷公山林相改造、观音山森林抚育、盐坝高速景观林抚育、坝光山体森林抚育等工程,共完成森林改造抚育面积1204.1公顷。争创国家级海洋公园,深化大鹏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探索沙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路径。

  (七)提升治理能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增强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新区党工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完善“1+3+N”职责清单体系,推动新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打造运行高效的组织体系。

  全面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多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化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机制,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试点运用人工智能视频分析等先进技术开展城市治理创新应用,全面普及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让市民办事少跑腿、更舒心。

  打造一流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争创全省首批法治政府示范项目。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法治成员单位开展年度履职评议。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做好行政复议及行政应诉工作,实现复议撤销率、诉讼败诉率双下降。擦亮“法治大鹏社区行”“法治大鹏景区行”等普法品牌,深入社区开展“法德讲堂”等活动50次以上,深入景区开展普法宣传12场以上,深入中小学普法宣讲26场以上。

  抓牢廉政作风建设。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找问题、补短板”排查活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和战斗力。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审计监督,深化运用反贿赂管理非财务防控8大措施,严抓廉政风险防控,坚决用制度管住人、管住钱、管住权、管住作风。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继续以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为抓手,砥砺初心、勇担使命,开足马力,跑出“加速度”,加快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大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