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张逢铿:从黄山脚下到南极“张氏峰”

张逢铿:从黄山脚下到南极“张氏峰”

姓名:张逢铿

性别:男

终年:97岁

去世原因:病逝

去世时间:9月10日

生前成就: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第一人

即将上映的电影《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故事。这是中国人在克服自然界极限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时间相隔不远,1958年,在遥远的南极洲,也有一名中国人同样克服自然界极限登上南极大陆科考,成为中国第一人,他叫张逢铿。

9月10日,张逢铿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病逝,享年97岁。侄子张俊杰回忆,近几个月,一直与伯父邮件往来,最近刚刚办理完赴美看望伯父的签证,但“23年未见,最终也不能相见了”。

南极有座“张氏峰”

1958年11月17日清晨,一架从新西兰飞来的专机,平安降落在南极罗斯湾冰岸,36岁的张逢铿走下舷梯,踏上了南极洲。由此,在中国人进军南极的史册上,永远留下了张逢铿的名字——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第一人。

张逢铿参加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南极研究计划,是国际地球物理年探冻第四号计划的重要部分。他所在的科学考察站是伯德站,位于南纬80度、西经120度,已接近南极点,气候极为恶劣。他们来到后,站上共有13位科学工作者、10位后勤人员。张逢铿是这次探险的地震测勘队长。

从1958年12月到1960年3月,张逢铿在南极度过了15个月的艰苦生活。后来,他在《忆南极探险》中说:“十五个月的南极生活,真是人生中一次极不平凡的经历,我喜欢我的工作而并不感到其苦。”

赴南极科考前,国际地球物理年探冻第四号计划启动的消息传至圣路易大学。张逢铿在导师麦卡文推荐下,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正式加入这一计划。

这支南极探险科考队,拥有13位科学家。他是唯一从事勘探研究的地球物理和地震学专家,便承担起了地震测勘队长的重任。他的主要科考任务是分析震波记录、测量重力变化、研究极地磁力及磁场,并与冰川学家配合,由对人为地震的观察测量而查勘出南极冰层的厚度。

15个月的探险科考被划分为了三个阶段。1958年12月到1959年3月,他们进行南极极地深处野外探险科考工作。3个多月里,吃、住都在被称作“雪车”的地球物理勘测车上,大量时间均在野外冰天雪地里度过。

1959年4月到9月,南极大陆进入为期半年的极夜,野外工作被迫中止,科考队员们在伯德站里继续工作,整理、分析、研究第一阶段获得的一手资料。这半年里,张逢铿靠科研、读书活动度过,出发前,他带去了大量音乐磁带。

1959年11月到1960年3月,张逢铿和同伴们穿越南极腹地,一直到达西南极海滨,行程达1000多公里,获取更多科考资料。

1960年他从南极返回后,美国政府于1963年2月8日,以张逢铿的姓氏为南极一座山峰命名,确定“张氏峰”的地理位置为南纬77°44'、西经126°38',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姓氏为南极山峰命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张逢铿的事迹逐渐被国内所知。

1989年5月18日,安徽日报记者鲍义来在该报四版头条发表了《首登南极的中国人是谁》。1992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转引《少年文史报》的报道《张逢铿及南极“张氏峰”》。2007年8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张逢铿:中国登上南极大陆第一人》。

四次回到家乡

1922年2月12日,张逢铿出生在黄山脚下的歙县,少年张逢铿在家乡读完了中学,成绩一贯优异,1940年被保送到湖南大学。毕业后在多地从事石油工作。

1952年,而立之年的张逢铿更进一步,他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先后在新墨西哥采矿理工学院、圣路易大学攻读地球物理和物理勘探专业,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后长期与妻子工作生活在美国南部密西西比州的维克斯堡市。

此后,张逢铿曾四次回到家乡。

1980年,张逢铿应国家地震局邀请回国讲学,访问了东北的几座城市,以及西安、广州、上海、杭州等地,10月10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歙县,受到县政府的热情接待。

1993年7月,他专门带29岁的儿子张景然回家乡。这时张逢铿已于1992年从美国国家水利研究中心退休,时间上比较充裕。他说:“我这次带景然儿回来观光、探亲、祭祖,为的是让他对祖国对家乡有一个概念的了解,以后他就可以单独回来。我已经老了,但是景然应该认得故乡。”

1994年夏天,张逢铿与妻子熊晓舒一道上了黄山。这次他特地考察了歙县的矿产。

1996年,侄子张俊杰最后一次见到伯父。张逢铿应国家地震局之邀,返国参加“唐山大地震二十周年纪念”和“国际地震学亚洲区域会议”。其后他于8月6日由北京飞长沙,访问了母校湖南大学。

这一年是岳麓书院创建1020周年、湖南大学定名70周年,校史陈列室在展出王夫之、魏源、左宗棠、曾国藩、蔡锷、谢觉哉等历史名人外,增加了张逢铿等有杰出成就的现代校友。

湖大校庆后,张逢铿又转道家乡,访问了徽州师专(现黄山学院),以陶行知名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题赠学校,期望能早日办成一所综合性的黄山大学。

黄山之友

张逢铿最后一次回乡那年,黄山市政协向黄山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授予张逢铿荣誉称号的建议:“美籍华人张逢铿先生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他不仅在科学事业上成果卓著,而且对祖国、对家乡怀有十分浓厚的感情……授予张逢铿先生荣誉称号,将有利于对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我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97年3月20日,黄山市政府决定授予张逢铿“黄山之友”荣誉称号。

2002年,张逢铿80岁。这一年12月30日,张逢铿老家的一所小学更名为歙县张逢铿小学,他以捐赠的形式,设立了一笔奖学金。

2017年,黄山市将张逢铿祖居列为第五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底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得以修缮。

高龄的张逢铿虽然没有再回来,但他在给张俊杰的信中,渗透了心中的那缕乡情:“它的一草一木都值得我怀念。”

“从中我能体会到老人的故乡情结,那是千回百转的乡愁和永不泯灭的乡情。”张俊杰说。

离开得毫无征兆

在张逢铿的家乡安徽歙县,人们会把像他这样高龄去世的老人称为“百岁老人”,是一种象征福气的指称。

张逢铿去世前并无征兆。张逢铿的独子张景然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后在旧金山工作,据他回忆,父亲去世前一天,在电话中说感到胸闷,当时还去医院做了检查,“根本没想到第二天突然就走了。”

实际上,他的去世,包括侄子张俊杰在内的亲属都倍感意外。“思维敏捷、精神矍铄”是张俊杰对张逢铿晚年精神面貌的速摹,“手写的家书依然是蝇头小楷,清朗俊秀宛如字帖”。

2019年5月16日,夫妇俩从医院回家途中遭遇车祸,妻子受伤医治无效后去世,他出院后搬入了一家老人院暂住,准备五个月后去旧金山和儿子住。妻子去世后,在与张俊杰的通信中,他只用了“车毁人亡”四个字。

“我想他受到的打击一定很大,他不愿意提伤心往事。”张俊杰说。

张俊杰原计划近期赴美去看望张逢铿,接到死讯的一周前,才刚刚拿到签证,9月12日,张俊杰还给伯父发了邮件,告诉他手续已顺利办妥,随时可以动身,但始终没有得到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