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韩晓君的手》 让最美的绳结惊艳世界
2019-11-20 15:38:00
来源:北国网 选稿:王珂然
中国结,中国元素的代表,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很多中国人都会编织中国结,而一位辽宁人,却把中国结编出世界惊艳的水平。
8月27日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比赛中,一位来自营口大石桥的无腿农妇,在争取投资时介绍,她的绳结工艺品在国际市场特别受欢迎,2017年出口美国的货值能达到60万元,但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出口销路完全中断。
一位农村妇女竟然和贸易战搭上了边!记者产生浓厚兴趣,并追踪采访两个月,对她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每个人一生的命运或多或少都会打结,解得开就顺畅,解不开就有了不幸。比其他人更擅长编织绳结的韩晓君,偏偏命运里的绳结更多、更难解!她的人生就是不期而遇地打上死结、不屈不挠地解开绳结……
1987年,一场车祸让20岁的韩晓君失去了双腿,这位巧手姑娘的美好人生尚未完全开始就陷入了绝境。很多人没有想到,凭借顽强的毅力,韩晓君不仅扛下命运的暴击,还收获了爱情,一位在病房陪护的小伙子被这位坚强的女孩吸引了。然而,短暂的幸福之后是漫长而艰难的人生,在上世纪90年代那场下岗大潮中,丈夫下岗继而抛下残疾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离开了家。
韩晓君和她的简易小独轮车
为了抚养儿子,韩晓君靠着父亲做的简易小独轮车“走”出家门四处谋生,用残疾人助力车拉脚、去矿石场选矿……很多健全人望而却步的重活累活,她也去做。即使这样,收入依然微薄,还要靠亲戚朋友的资助和政府的救济才能勉强生活。
国家的走向、时代的命运,影响着每个人,当然也包括韩晓君。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结进入奥运申办会徽,让中国传统绳结焕发出新生。第一次看到街头上出现中国结时,韩晓君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对这个小物件她再熟悉不过了,她的太爷爷那辈起就是从事绳结编织的手艺人,编绳是她童年时最平常的娱乐和游戏。
韩晓君正在编织绳结
回忆着爷爷当年教的那些花样,再加上街头看到的新样式,经过一番苦心钻研,韩晓君编出了自己原创的绳结,并蒂莲、红牡丹、双鲤鱼……每个造型都独具匠心,被她赋予美好的喻意。带着这些精巧的绳结,她出现在大石桥热闹的市场和路边摊上,并且渐渐有了名气。而“为了孩子努力生活的无腿妈妈韩晓君”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也广为传播,2006年,韩晓君当选“感动营口十大人物”。
“中国结”改变了韩晓君的生活。2013年,“韩氏中国传统绳结技艺”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韩晓君成为非遗传承人。在各级政府和残联、妇联帮助下,韩晓君的绳结进入各类展会,“每次展销会上,我的货都是第一个卖完的!”说起自己绳结的品质,韩晓君充满自信。
韩晓君参加展会
无腿的韩晓君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走”到北京,2014年,她不仅参加了全国农产品展销会,还登上了长城!
她更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她的中国结还能走向世界。这次展销会后,一位外国客商辗转找到她订货。此后的几年里,来自美国的订单每年能让韩晓君收入三四十万元人民币。
中国结带给她的命运改变,令韩晓君非常感慨:绳结技艺在旧时代是不入流的手艺,祖辈靠它都无法糊口,只有到了今天,才成了一种受人尊敬的艺术。过上好生活,韩晓君由衷地感谢这个新时代。
订单多了,要扩大规模,韩晓君带起了徒弟,全市已经有三四十位残疾人跟她学起了绳结技术,还被大石桥市妇联聘为妇女创业导师,在多个村里传授绳结技艺。
韩晓君为村民上课
本以为一切都好了起来,命运却又打了一个大大的结。2018年3月,韩晓君突然发现:来自美国的订单没有了。有明白人告诉她一个新名词――贸易战。韩晓君所做的绳结产品就在美国进口中国产品的限制名单之中。来之不易的饭碗懵懂之间被敲碎了,一个中国重残农妇的命运就这样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了。
但坚强不屈恰是韩晓君的性格。她没有放弃,转而深耕国内市场,一年半下来,也颇有起色。在省里参加比赛时,她告诉评委,内销额差不多10万元了。
韩晓君制作的鱼皮画
2019年7月,韩晓君成立了企业,注册了自己的品牌“红色相思”,开始参加有关部门提供各种创业参赛机会。“之前出口美国,我只提供产品,包装和销售都是由外商来做的,我赚的只是小头。”摆脱了单纯依赖出口订单之后,韩晓君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更多了。
10月中旬,记者又来到在大石桥,在韩晓君家几十平方米的平房里,摆满了装着成捆手工编织绳的纸箱,韩晓君指着炕上的莲花、牡丹、荷花、蝴蝶等造型的绳结编织品告诉记者,选送她参加省里比赛的营口自贸区方面,在帮助她寻找新的外贸渠道,这些是她刚刚为几天后来访的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客商设计的。
10月21日,在营口自贸区举办的“中俄青年创业孵化器”交流团的招商对接会上,营口晓君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与俄罗斯未来今日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韩晓君当晚就把签约照片发给记者,她说:“什么也阻挡不了中国结绽放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