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贵州省福泉市“234”模式激发公共法律服务新活力

贵州省福泉市“234”模式激发公共法律服务新活力

近年来,福泉市司法系统围绕激发公共法律服务活力,不断探索创新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轴,着力在工作体系、推进机制、服务载体等方面探索新方法、寻求新路径,通过“234”模式的推行,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两个体系”规范运作。一是日常工作体系。坚持“一盘棋”思想,整合法宣、公证、调解、律师、法律援助、法律顾问、法律服务等资源,建成“福泉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心实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轮流值班制度,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夯实中坚力量,在全市8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开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初审、引导申请公证服务等工作。延伸服务触角,在全市82个村(居)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法律服务资源的迫切需求。二是平台服务体系。畅通“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规范集中接听、登记分流、跟踪监督、结案回访等流程,为广大群众提供“一键式”法律服务。探索“智慧司法”新途径,整合“112”信息化系统、公共法律服务咨询云平台、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人民调解远程视频云平台等信息化资源,为群众开启“指尖上的法律服务”模式。同时,搭建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互联互通的综合服务平台,精准配置资源,提供“套餐式”法律服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等三大平台一体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总量、质量和效率。

“三个保障”夯实基础。一是队伍业务“过硬”保障。整合公共法律服务各类资源,积极打造十个公共法律服务“智囊团”、百位公共法律服务骨干、千名人民调解员的“十百千”工程,不断壮大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目前,建成交通事故调解、医疗事故等12个行业性专职调解组织,共有律师31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39名、公证员2名、公共法律服务骨干106名、人民调解员95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11名。二是经费投入“兜底”保障。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社会公众提供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提供必要的“兜底”经费保障。2019年,市财政拨付法律援助专项工作经费6万元、发放法律援助案件补贴45.8万元,拨付多元化调处专项工作经费37万元,发放“以奖代补”资金63.92万元,下发公共法律服务咨询云平台、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人民调解远程视频云平台“三个平台”建设经费5万元。三是监督管理“常态”保障。着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运行和监督考核机制,实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行业的常态化监管,畅通人民群众监督渠道,切实做到有投诉必受理、有案件必查办、有违法必追究。集中开展法律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将自查自纠和明察暗访、日常监督与专项治理、警示教育与个案查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梳理出全市法律服务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13条,并逐条抓好整改。2019年,随机抽查的3家律师事务所和5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均未发现违规操作现象。

三、“四项工程”便民惠民。一是“人民调解”工程排忧解难。探索建立党建引领、自治推动、触角下沉、群众参与的新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12”模式“换档升级”。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基层社会治理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有机融合,在全市82个村(居)社区建立调解组织,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化解进小区、进院落、进楼栋,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诉外,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19年,各人民调解组织累计受理调处矛盾纠纷3471件,调解成功3368件,调解成功率97.03%。二是“法律援助”工程扶贫济困。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法律援助服务机制,切实扩大法律援助受益面。推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轮值制度,开展法律援助精准扶贫活动,以贫困户、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为重点援助对象,将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等纳入法律援助事项,确保“能援则援”“应援尽援”,切实保障援助对象的合法权益。2019年,全县累计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62件,其中刑事案件81件,民事案件271件,行政案件10件,法律援助涉案金额达783.73万元,免收案件代理费75万元,形成了“法援扶贫、法援助残、法援济弱、法援解难”的良好氛围。三是“法治教育”工程固本培元。抓住申创“全国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县(市)”契机,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整合司法行政人员、律师(法律工作者)、乡村文艺轻骑兵、志愿者、驻村干部等力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有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积极打造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印制《法律七进读本》《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法律援助口袋书》及扫黑除恶等宣传品及宣传资料10万余份,累计开展集中宣传160余场次、“法律七进”115余次,发放宣传资料及读本9.8万余册,推动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四是“法律服务”工程聚焦难点。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将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治理“末梢”延伸,着力补齐群众需求短板。深入开展公证法律服务上门、法治宣传入户、代写法律文书到人等系列便民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物业、治安、劳资、婚恋等难点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2019年,全市共办理公证服务事项678件,办理各类法律服务案件1395件,代写各类法律文书400余件,解答群众各类法律咨询5800余人次。(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