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黎明大学门前一周两起事故 天天上演“穿越火线”

黎明大学门前一周两起事故 天天上演“穿越火线”

泉州黎明大学门口车流量大,市民过马路小心翼翼

东南网5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彭思思 陈邵珣 谢向明 文/图)车来车往的泉州通港西街,马先生载着12岁的孙女,小心翼翼地骑在斑马线上,谁知被疾驰而过的摩托车撞得人仰马翻。这是这一路段今年发生的第7起交通事故了。这条泉州市区大车流量的主干路上,两边就是黎明大学和丰泽第四小学,虽然交警部门规划了减速带,但交通事故依旧频发。

在这段惊险的路上建一座人行天桥,是附近不少学校师生和居民的希望。昨天,黎明大学副教授王强发微博,再次呼吁在这车流人流混杂、险象环生的路段建一座天桥,引发泉州网友的讨论。

事故:

一周两起事故 师生直呼惊险

马先生说,昨天上午7时许,他要从黎明大学门口穿过马路,到对面的丰泽第四中心小学。走在斑马线上,突然一辆摩托车从身后疾速驶来,猛地撞上他的电动车后头。马先生连人带车倒地,一旁的孙女被甩在地上,大哭不止。他当即把孙女送到医院检查,好在都是皮外伤。“我都走在人行道上,他还不减速。”马先生有些气愤,这段路人车流量很大,每次接送孙女上下学,马先生都走斑马线,谁知还是被撞上了。

就在7天前,这个路段刚发生一起事故。黎明大学一名女学生小林出校门时,想在面包车开来前穿过马路,双方躲闪不及,小林被撞脑震荡,目前还在住院中。

泉州丰泽交巡警大队方面统计,从去年年初到目前为止,该路口附近共发生7起导致伤亡的交通事故。其中,去年11月1日早上7点多,一名年逾八旬的老伯在黎明大学外的斑马线附近,被一辆面包车撞飞,送医途中不幸身亡。交警部门称,该路口快速处理、没有报警的小事故较多。走这段惊险的马路,附近师生常如“穿越火线”般惊险。

调查:

车速快、横穿多 道路险象环生

“每次过马路都心惊胆战的,常常要在路边或隔离带上等很久。”黎大学生小吴说,市场、超市大多在马路对面,常要走到马路对面购物。但这段路交通流量很大,尤其在泉州市行政中心搬到东海后,交通量与日俱增。

海都记者现场看到,虽然在黎明大学校门口前后几十米,路面上都设置了减速带和交通信号灯,但过往车辆的速度依然很快。即使行走在斑马线上,行人还是要小心等待,或在中间隔离带左右观望。

还有不少行人不走斑马线,不少学生从学校对面的公交站,下公交,直接穿过绿化带过马路,道路中间的隔离带都被走出一条路来。

丰泽交巡警大队分析,黎明大学门口的路段的确比较复杂,首先,道路两侧都有学校,且有公交站,横穿道路的人流量大;其次,过境车辆比较多,且车速普遍较快,这使得该处成为一个交通节点。另外,车辆遇斑马线没有主动减速,市民为省时间省路,不愿走斑马线,从绿化带横穿,也是事故多发的诱因。

声音:

建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路口灯控?

在这一危险路段上,就有两个学校,校方没少为安全问题发愁。

据黎明大学保卫处处长安先生说,每年学校都会发生一两起交通事故。黎明大学有师生一万多人,但出入学校都要经过这条人车流量这么大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不得不让他们担忧。

在泉州丰泽区第四小学,每天上下学四个时间段,都会有2名保安督促过马路的学生和家长走斑马线。因为这段路的交通情况,学校也常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加强管理,但即使这样,每年这个路段依旧事故不断。

昨天上午,黎明大学副教授王强微博呼吁“建设人行天桥”一事,引发网友讨论。不少市民和师生都希望,能在校门口建设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学校相关部门表示,长期以来一直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一问题,也向相关部门提出过申请建人行天桥。

有网友提出,能否在路口设置灯控?泉州市交巡警支队设施大队相关负责人分析,该路段不具备灯控的客观条件,即便是临时的灯控,也要有一定的空间作为车辆的等候区域。他表示,就设天桥一事,他们也曾向泉州市政府建议过。

部门:

已有规划方案 但未在建设项目之列

昨日下午,海都记者来到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市政规划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说,早在2008年,规划部门就已经对市区主干道的人行天桥进行规划,其中黎明大学门前的人行天桥也在计划之列。

去年年初,又有多名人大代表对该处增设天桥提出议案,政协委员对此提案:考虑到通港西街面临拓改问题,计划建设可拆卸的人行天桥,这样,一旦影响到未来道路改造,就可以把天桥拆卸成各个部件,另作他用,尽可能地减少浪费。

去年6月份,针对黎明大学路口的人行天桥一事,市政府特地组织规划、住建、市政等部门召开协调会,并指定由泉州东海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作为业主单位,记者从当时参与协调会的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工作人员获悉,当日会上,确实有了方案和业主单位。

不过,尽管如此,市住建局和东海指挥部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至少今年之内,黎明大学的人行天桥,还未列入建设项目内,他们也还没有接到任何有关建设天桥的方案。其中,东海指挥部的相关负责人称,黎大人行天桥建设预计将和通港西街拓改工程同时进行。

而通港西街的拓改方案,目前正在论证中,这其中不仅涉及沿线法石社区的改造问题,还有周边文物保护的专家论证。同时,目前的城市轻轨路线方案,也要经由通港西街,他推测,在多种因素下,使得建设天桥一事一再搁浅。

快刀短评

生命经不起等待

“这个事啊,提了好多年了”,采访多个政府部门时,一听“黎明大学建天桥”的字眼,相关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这样的反应,可是具体问到“这个事”谁来接手、谁来建设,本在一年前的协调会上,似乎就形成定论的问题,却又意外地陷入罗生门。

天桥什么时候能建?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声音,但有个声音是相同的,就是“等”:等法石片区改造规划出来,等文保、规划专家论证确认,等未来的轻轨走向定论,等道路的整体改造方案出台……

可是面临频发的交通事故,让每天从这个路口穿行的市民等不起,更让在附近学校求学的孩子们等不起。让人想不通的是,同样在通港西街,距离黎明大学前方的1.5公里处,相似的条件下,可以看到,一座崭新的人行天桥已在去年建成。

规划部门说了,去年定下的方案,就是建设一座可拆卸的天桥,即便将来影响到道路改造,还可拆下来重组,减少损失。看起来两全的方案,却又无法得到执行,问题究竟出在哪?

建个天桥,真有那么难?(陈邵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