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汽车运输场
原683汽车运输泾县场部
在祠山岗,又专门设立了中转站,主要是考虑皖南离上海较远(尤其在贵池、东至、休宁的单位的车辆,当天回上海或回单位较困难),为往返上海和皖南的上海小三线各个单位车辆,提供停车、住宿、加油、吃饭等方便。
1975年,683汽车运输场的车辆,增添到389辆。其中,营运货运汽车,是336辆。分属6个车队(第六车队设立于1973年,驻宁国港口)。并代管上海后方基地祠山岗停车场、上海后方基地广德中转站、上海市第二商业局驻皖6708油库等单位。
1980年6月前,683汽车运输场,曾先后称为“683汽车运输团”、“683汽车运输场”、“上海市683运输场”等。最初,直隶上海后方基地管理局(曾称“812指挥部”)。1979年,又改属于市交运局领导。
683汽车运输场,起初在皖南,是保证上海小三线各单位的生产、生活用煤,以及基本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
移交后的原683汽车运输场泾县场部
由于皖南山区山高路险,对于长期在上海平原地区驾驶车辆的职工来说,是很不适应的。尤其是在雨季和大雪天,更是困难重重。为了确保安全地更好的为各单位服务,683汽车运输场特制定了一项规定,要求每天出车以前,各车队必须开工前会。
在工前会上,首先布置当天的生产任务,以及这项任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接着,就是根据当天天气状况,提醒大家在行车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对沿途的村镇的行人,要注意防范乱串公路而造成交通事故。各车队自始至终强调:“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滚滚、想到人民群众”。要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每天出车以前,各车队必须开工前会
在70年代的一个春节前,天气寒冷,大雪纷飞,整个道路被大雪覆盖,这对于从事交通运输的车队驾驶员来说,更是困难重重。如366电厂,因为煤的储藏量不多了,这样势必将严重影响发电,如发生停电现象,将给三线企事业单位,带来生产、生活的困境。于是,他们向683场来电,要求尽快去支援他们,赶紧将煤运到他们厂里去。
为此,683场急忙调动20辆卡车,马不停蹄的运煤,连续工作三天(其中,有位驾驶员叫江八斤的,是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获得者”,除了吃饭时间外,他基本上没有停车过),终于完成了这项突击任务,解除了366厂的后顾之忧。
驾驶员在出车前做车辆保养
683汽车运输场,除了要确保上海小三线单位的服务工作以外,还注重与当地政府、老乡和驻军搞好关系,尽力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如有一次驻泾县云岭的某团,要进行营房改造,急需大批红砖。由于要求时间紧,当地政府无法完成。于是,他们就请683场给予帮忙。
当683汽车运输场领导知道后,就毫不犹豫地答应支援人民子弟兵。但是,在组织人员时,由于在生产第一线的驾驶员,是无法抽调出来。怎么办呢?于是,他们就马上从科室、车间、后勤人员中,凡是有驾驶证的人员,全部调上去参加这次突击任务。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奋斗,很快就完成了这次任务。为此,那位团长很是感动,说上海的师傅就是行。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那时,由于要完成这次突击任务,有位同志头发较长,也没有时间去理发。于是,这位团长就命令会理发的战士,立即给这位同志理发。但是,683场这位同志没有去理会,赶紧开了车就走了。然而,有趣的是,这位团长便命令一位战士去追。这位战士就绕小路,赶到了683场这位同志的车前拦住他说:这是团长的命令!于是,683场这位同志在汽车返回时,就由他们将他的头发理了。
有两件事,也是不能忘记的。第一件,就是在70年代,那时,上海市由于严重缺煤,造成上海发电厂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时常由于缺电,有的企业便停止了生产,使居民生活受到了影响。为此,上海市政府要求683汽车运输场,立即赶去山西省运煤。
接到这个通知后,683场就立即从各个车队,抽调出人员和车辆,急忙赶赴山西省晋县,连夜突击,不停地投入运输,将煤运到河南省焦作市车站,再由火车运到上海,以解上海缺煤的困境。在经过683场的努力下,很快就顺利完成了这项任务,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表彰。
这是当时为解决上海煤炭库存量赴晋运煤的全体参与人员的集体照
第二件,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整个唐山市成了废墟。为了尽快使唐山人民重建家园,上海市政府就要求683汽车运输场,立即赶往地震灾区。于是,683场就立即组织了一支队伍,马不停蹄地赶到河北省开滦煤矿的运输队,与他们一起,抢运建材送到唐山市。
在完成这次任务中,683汽车运输场的同志,不分昼夜地忙着,而开滦煤矿的车辆,却是每天跑几车,就休息了。这件事,让开滦煤矿的矿长知道了,于是,他就连夜召集他们的驾驶员开会,对他们说:人家上海的同志,从上海那么远赶到我们这里,为了灾区人民连续不断地工作,而我们灾区的人却怕累,你们脸红吗?对得起灾区的父老乡亲吗?我们必须向上海工人老大哥学习,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完成任务。最后,经过大家的艰苦奋斗,勤快努力,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抗震救灾的任务。
683场货车队奔赴山西
70年代的中期,上海小三线各单位的基本建设基本完成后,接着就陆续进行军工产品的生产,于是,683汽车运输场的任务,也开始除了继续为各单位运输生产和生活用煤之外,还增加了军工产品的运输任务。军工产品的运输要求很高,责任重大。为此,683场专门挑选了一些政治过得硬、思想觉悟高,生产技术强的同志,组成一支专门的运输队伍。
那时候,越南、柬埔寨的战场,急需一批新“40火箭弹”。为此,上级要求683汽车运输场紧急运送。于是,便连夜派了41辆车参与运输。其中,40辆装运新“40火箭弹”。为以防万一有车辆抛锚,一时无法修复,就由另一辆车子,接上去运输。同时,还增派了一些修理工跟车。总之,一切为了保证万无一失。
期间,683汽车运输场车辆,在赶到协作厂装好货后,立即不休息,马上向目的地出发。由于事先683场都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提前赶到了目的地,出色地完成了这次紧急任务。
1975年,683运输场团委组织赴新四军茂岭军部野营拉练
683汽车运输场除了出色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之外,还热情关心着职工的生活。由于他们生活在皖南山区,生活用品相当缺乏,往往不能满足职工的需求。这样,必然会对683场的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为了尽可能解决这些问题,683汽车运输场在各个车队和场部,都设立了小卖部。从上海采购来日用品(如肥皂、牙刷、牙膏等,甚至包括皮鞋,还有烟、酒、酱油、盐、糖。有的东西,在上海还是计划供应的)等,基本上解决了职工的生活需求。
683运输场团代表参加后方基地第一次团代会合影
为了活跃职工的业余生活,683汽车运输场还建立了图书馆,建造了游泳池,并定期放映电影。说到看电影,在那个年代,还不像在上海那样方便。由于地处山区,看电影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山沟里,一听到今天有电影看,683场的职工和家属,早早就将椅子放在场地里抢好位置。
那时,当地的老百姓,有的跑了十多里路,赶到683汽车运输场里来看电影。因此,为了看电影,职工之间、职工和当地老乡之间,还时不时地会发生一些纠纷。后来,有了电视,683场就按装了差转台。这样,就更加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683汽车运输场定期放映电影
在1976年,683汽车运输场招了一批72届初中生。他们在上海,是经过无去向培训的青年职工(这批职工,由于文革的原因,说是初中毕业生,实际只是读到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较低。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683场就为他们开办了文化补习班。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他们的文化程度,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683汽车运输场举办的第一期干部学习班
还有683汽车运输场的职工子女,由于随父母进了的皖南山区,他们求学的事情,就是个大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因为683场,单位分布较散,不可能像其他单位专门开办小学),于是,就和当地的教育部门联系,使得职工子女都能进当地小学读书。职工子女要进中学时,就到附近的后方基地中学去求学(所以,后方的中学里,基本上都有683场的子女)。
另外,随着青年职工的年龄增长,他们都已进入谈婚论嫁的时候。由于683汽车运输场里男女比例相差较大,为了解决职工这个问题,他们就像“八五钢厂”那样,到上海招进了一些未婚的女青年,同时,鼓励青年职工到农场去找女青年,并答应帮助女青年,解决调动问题。正因为这样,就解决了一些男青年的婚姻问题。
683汽车运输场为职工建造的宿舍楼
1979年和1980年,由于宝山钢铁总厂和金山石化总厂的建设需要,683汽车运输场相继在两个单位里,成立了两个车队。1980年6月,划交上海市汽车运输公司领导。随着小三线的调整,在1985年683场,就划归上海长途汽车运输公司。1985年1月至1988年7月,原683场在皖各驻点财产等,也全部移交给了安徽省,撤场工作结束。这样,683场也就完成了小三线建设的任务。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