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吨摆锤撞击,冲压机侧压,吉利帝豪GL不断刷新自主品牌的实力
“3、2、1!”随着现场高喊的倒数声,那个巨型铁锤“哐”一声撞到了白色帝豪GL的侧面。
“无翻滚、无起火、无燃油泄漏、碰撞过程车门无开启……”在经过现场检测工程师精细检验和评定之后,吉利宣布帝豪GL的垂直魔鬼撞2.0公开测试圆满完成。
根据检测结果显示,在相当于180KN的冲击力撞击下,帝豪GL的B柱呈理想的“S”型变形,A、B、C立柱,上边梁及门槛梁依然保持完整无断裂,B柱内饰距离座椅中心面的生存空间达265mm,优于125mm的行业测试标准;双闪报警灯正常亮起,给予周边人员及时示警;被碰撞侧车门无异常开启,保证乘员束缚在乘员舱内,非碰撞侧车门可正常开启,保证乘员可及时逃生、方便救援。
同时,帝豪GL车内安全防护也及时到位,侧面约束系统正常作用,侧气囊及侧气帘正常展开,乘员舱内门护板、立柱护板、顶棚内饰保持完好,无明显飞溅,无裸露的锋利断口,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支撑,全方位保障乘员人身安全。
事实上,在2016年吉利帝豪GL完成了首次“垂直魔鬼碰”后,其“安全为第一实力”的产品印记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三年后,帝豪GL以难度更高、强度更大的“垂直魔鬼碰2.0”来进一步检验其安全性能,背后是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更是安全理念的持续“进化”。
据了解,相比实车相撞,帝豪GL本次的摆锤碰撞条件更为严苛,由于摆锤为铸铁件,碰撞接触面积更小,B柱承受力更大,并且铸铁件撞击瞬间没有“溃缩区”、无变形空间,致使碰撞所产生的能量完全由被撞的帝豪GL承受,碰撞工况更为极端恶劣。
吉利品牌研究院副院长严永贵在试验后也表示,帝豪GL本次碰撞的B柱呈现“S”型,实则正是“设计”出来的结果。“安全是需要设计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产品研发初期就要对这方面的投入有所‘思考’。”他表示。
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机构CIDAS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的交通事故中,侧面碰撞事故率高达25%,对乘员造成的伤亡率也是所有事故中最高的,高达44.3%的伤亡率,让侧面碰撞已成为影响行车安全的首要威胁。
于是,这是“为什么帝豪GL持续关注被动侧碰安全”的回答,也是帝豪GL对“安全”的一次进化演绎。
形成安全链闭环
除了“魔鬼碰2.0”,事实上当天吉利帝豪GL还进行了一次“工业级冲压机极限侧压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车身结构的强度。
在这个试验中,我们看到帝豪GL的抗压安全峰值高达193KN(即保证乘客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帝豪GL车身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侧身压力),即大约19吨重物(相当于GL自身重量的14倍)下压的情况下,帝豪GL仍能保持完整的车身结构,无明显变形,乘员乘坐空间几乎没有减小,完美展现了其侧面钢体结构强度高的特点。
据悉,帝豪GL拥有傲视同级的“高强度笼式车身”,其车身高强度钢材比例高达57%,最高强度可达1500MPa。
事实上,当天通过铁锤撞击、冲压机侧压这两个试验,帝豪GL安全背后“千锤百炼”的硬核密码早已逐渐“浮现”。
而这一切的答案都藏着其诞生地——临海工厂。
作为吉利汽车“精品车发展战略”下的制造基地,临海基地占地1436亩,总投资超65亿元,年产能达30万辆。这个拥有3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汽车制造工厂,不仅具有强劲的研发能力,还配备国际先进的高自动化、高智能化的冲压、焊装、总装、涂装四大造车工艺,以更加精密、严苛的高安全标准、安全技术和制造工艺,为帝豪GL的生产制造提供最有力的品质保障。
除了品质安全,吉利对“安全”的思考还是全方位的。在智能主动安全以及室内生态安全上,帝豪GL都有着过人的实力。这种“三位一体”的安全实力无疑是帝豪GL能够屹立在竞争激烈的A级车市场的关键所在,也是使得吉利安全链能够形成完美的闭环。
例如,帝豪GL除了HHC坡道辅助系统、TPMS智能胎温胎压监测系统、全方位6安全气囊等配置,帝豪GL还配备了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EB预碰撞系统、IHBC智能远近光控制系统、博世9.3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智能主动安全功能。
而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帝豪GL拥有的C-ECAP白金生态座舱,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也附加了“智能”和“环保”属性。其自带的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能够自动监控车内外空气质量,时刻为车内乘员提供最洁净、最健康的驾驶舱环境。
功夫拍案
在“吉沃”联手后的协同效应不断深化是,选择“安全”作为突破口的帝豪GL,无疑是吉利在面对合资竞争时最大武器。
无论是早前军工博瑞的8吨重压挑战,还是如今帝豪GL的魔鬼碰2.0测试活动,“安全”这一品牌基因现已全面贯彻在帝豪GL、帝豪家族乃至整个吉利汽车。
尤其在眼下中国品牌份额日益被合资侵蚀的环境下,吉利的此番频频“挑战”,不仅提振了中国品牌的士气,也不断刷新着自身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