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出行安全,与新国标无关
前两天写的一篇文章,新国标与刀,电动车究竟有什么错?
是想传达电动车仅仅是个工具,真正导致交通事故的是使用它的人。
今天在这个话题上进一步延伸,为什么说电动车出行的安全问题,与新国标无关?
电动车交通事故频繁,是社会出行的一大交通隐患,于是有了新国标。
在新国标发布以来,每一次的媒体稿件与新闻报道,无不先以电动车引发了怎样的交通事故为开头,再配上一些电动车使用者闯红灯,逆行引发的交通事故,来传达电动车新国标对于电动车出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伪命题。
新国标的制定者们,以交通安全出行为前提,对电动车限速、限重,并要求必须带脚蹬子,以此来减少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
但事实上,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其实与速度、重量,还有可笑的脚蹬子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或许很多人会说,电动车速度那么快,开到50码了多危险。
事实上,交通安全与速度并没有直接关系,机动车城市内平均车速60-70码,高速更是120码。
除了产品质量引发的刹车失灵、自燃等问题,所有交通事故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身上。所以,电动车引发交通问题的原因,不在车,而在人。
举个例子。
相信目前很多城市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没错,就是共享电单车。
共享单车的衰亡,并不能阻挡资本入侵的脚步,随之而来的共享电单车,又开始在各大城市中蔓延开来。
共享电单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符合新国标制定者们对于新国标车的外观定位的。
自行车外型,搭载锂电池,重量≤55公斤,速度不超过25码,单人坐垫,有脚蹬子,如果除掉防火阻燃上的要求,以及过了15码就会哔哔个没完的脑洞设定。
共享电单车似乎就是一种新国标车款。
但共享电单车自普及以来,引发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不因它≤55公斤,不超过25码,有脚蹬子等因素而转移。
可见,速度、重量、脚蹬子,并不是交通事故的元凶。
新国标,管不了电动车出行的安全问题。
再钝的刀,在恶人手中依然是凶器。速度再慢的电动车,被漠视交通规则的人使用,依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元凶。
所以!
不要把新国标,当电动车引发交通问题的救命稻草。
不要拿新国标,当做城市交通管理不到位的遮羞布。
电动车真正的出行安全,依靠的是使用者的文明驾驶,是管理者的合理管制,是生产者的技术规范,而不是将电动车区分为超标车和国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