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遇车祸瘫痪在床 太和八旬老人用板车推其四处求医
太和八旬老人带着瘫痪养子求医
84岁,本应是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然而,冯怀羊为了给瘫痪的养子治病,用推车推着他四处流浪筹款。今天上午,记者和这对父子进行了深入对话。
养子遇车祸瘫痪在床
84岁的冯怀羊,是太和县一名普通农民,40多年前,同村一名妇女在儿子出生不久便突发重病去世,冯怀羊便将刚出生的孩子抱回家抚养,起名冯民玉,视如己出。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平淡幸福。然而这种简单的幸福却被一场意外彻底打碎。2003年5月的一天,在河南回收废品的冯民玉遭遇车祸,同行的叔叔当场身亡,冯民玉虽然捡回一条命,但从此丧失了行走能力。
为了治病,十年间,冯怀羊带着养子辗转河南、安徽多地,欠下十多万元的外债。即便如此,冯民玉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日渐恶化,由于长期瘫痪,他身体的三分之一已经溃烂,“这已经很好了,要不是我爸,我早就死了。”
拉推车行走数百公里
冯怀羊的收入仅靠他一人务农,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患有心脏病的他再也无力去做那些繁重的农活。为了给养子治病,冯怀羊做出惊人的决定——带冯民玉外出流浪。
父子俩的流浪生活从去年4月开始,主要交通工具是一辆板车,这同时也是冯民玉的床。“舍不得全坐汽车,坐一段下车推一段。”冯怀羊说,自己也记不清推着养子走了多少路,“反正从安徽到江苏,走了一半。”对干惯农活的冯怀羊来说,这并不算太辛苦。让他感觉困难的,是如何更好地照顾好养子。
见到这对父子时,冯怀羊正在收拾养子换下的一次性床单,一旁的冯民玉静静地躺在板车上,身上散发出阵阵异味,引得苍蝇不时叮趴。“没有水,每次换绷带和床单都要去借水,更谈不上洗澡。”冯民玉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现状。
风餐露宿一路流浪街头
一辆稍稍改装的板车,两侧用木板加高,一床凉席、两床薄被,以及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这是父子俩的全部家当。为了省钱,他们从不敢住旅馆,白天沿街四处流浪,晚上在桥洞下或路边。甚至连吃饭,冯怀羊都要省之又省,父子俩常常只买一碗素面,或者几个馒头,待冯民玉吃完后,冯怀羊才就着养子吃剩的食物,狼吞虎咽。
比生活的艰苦更难以让父子俩接受的,是人们的无视和怀疑。在流浪行乞的过程中,他们记不清受过多少白眼,被多少人骂做骗子,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谁愿意上街要饭?”夜深人静的时候,父子俩常抱头痛哭,冯民玉也曾劝父亲就此放弃,让自己自生自灭,话刚出口,便被冯怀羊一口回绝,“养你这么多年,你就是我亲生儿子,就是豁出我这条老命,也要给你治病。”
想继续照顾但有心无力
为了救儿子,冯怀羊借遍了亲戚朋友。十年前欠下的十万余元,经过这些年的务农和省吃俭用,还了一半。如今,冯民玉每月医药费需要400多元。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冯怀羊来说,这是个不小的负担。
让冯怀羊发愁的不仅仅是钱,更主要的是照顾儿子的问题。“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都要尽力保住儿子的命。”生活的重压和精神的折磨早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唯有一丝信念支撑着他一直走到今天。可是年迈的冯怀羊体质也一年不如一年,手脚也不灵活,照顾起儿子越来越困难,“我多想能一直照顾他,可还能照顾多久呢……”说到这里,冯怀羊黝黑且布满皱纹的脸显得更加暗淡。
记者随后联系民政部门,咨询像冯怀羊父子这样的情况能否接受救助。合肥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救助站只能提供临时性救助,并不能提供长期的医疗救护。而合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低保和大病救助只针对户籍在合肥的居民开放,外地居民如在肥工作生活满1年以上,遇到突发情况或意外,导致生活困难,也可申请临时生活救助,不过很显然,冯怀羊父子并不符合这些条件。
截至发稿时,记者多次拨打太和县民政局电话,但遗憾的是,电话一直没人接听。(实习生 李曼午 孙雅玲 刘洋 记者 王伟/文 高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