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95后”情侣的抗“疫”记
原标题:青岛“95后”情侣的抗“疫”记
疫情发生后,众多“95后”的年轻医护工作者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当代青年人的“硬核”担当。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院就有这样一对“95后”小情侣,在疫情期间携手坚守抗疫一线。日前,记者联系到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院介入科的护士韩翔时,这个“95后”医护工作者正和同事忙着对手术耗材进行整理和查对。
韩翔为患者测量体温(摄影:毕海虹)
1996年出生的韩翔, ICU工作经历丰富。女友韩紫琪比他小两岁,是医院急诊科的骨干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一晚上,正在休年假的韩翔突然接到单位的电话,被通知紧急调往单位急诊科参加防疫工作。“作为医务人员,参与疫情防控责无旁贷。”韩翔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和姐姐都是医务工作者,自己深受影响,疫情爆发,国家需要,他毫不犹豫地冲上一线。
此时,他的女友韩紫琪已经在急诊科连续上了4天夜班了。
工作繁重,他们很少遇到。就算偶尔碰到,穿着隔离衣的俩人也难以辨认。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换班的时候通过微信给对方发个信息报个平安,互相鼓励加油。
韩翔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急诊科分诊台负责接待病患、体温检测、询问详细的流行病学史和接触史,对相关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后,根据患者情况引导至相关诊室。
“往常,急诊室的病患流量每天在120人左右,疫情期间,不只工作量大,还要避免人员集聚,分诊工作格外琐碎。”韩翔表示,医院要求“一医一患一诊室”,因此人工分流对疫情防控工作格外重要。
韩紫琪(左一)为患者测量血压(摄影:毕海虹)
韩紫琪更是一刻也不敢放松。在同事眼中,这个1998年出生的小姑娘,看起来柔柔弱弱,干起工作来却是“巾帼不让须眉”。
急诊科工作强度大,每天面对的就是重昏迷、感染性休克、多发伤、脑出血、车祸等各种各样的突发急症,韩紫琪总是冲在最前面,接收急诊病患、第一时间测量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顺畅并给氧、快速实施急救措施……
疫情让急诊室变得更加忙碌,戴了一天的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头罩,脸被压变形,眼睛周围一条条红色印痕,眼镜布满雾气...虽然眼睛里满是疲惫,韩紫琪却十分坚定:“疫情不退,我不退。”
现在,韩翔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岗位,韩紫琪依然在急诊科抢救室,与死神抢夺时间,照顾病患。“这次疫情是对我们这两个入党积极分子的大考,很高兴光荣的完成了阶段性任务,相信我们党会带领我们取得最终的胜利。”韩翔高兴的说。(经济日报记者刘成 通讯员毕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