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图片 > 近中心城区高铁枢纽优先建设!东莞交通将有大变化!

近中心城区高铁枢纽优先建设!东莞交通将有大变化!

近几年

东莞在交通建设上可是下足了功夫

高架快速路拔地而起

城市道路或新建或拓宽改造

……

未来10年

东莞交通还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

《东莞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以下简称《白皮书》)

透露了东莞今后10年的交通发展蓝图

根据规划

全市今后将优先建设

具有始发功能、靠近中心城区的高铁枢纽向高快速路桥下、工业厂房等空间建停车场以停车收费来调控小汽车的出行需求规模

东莞交通具体怎么发展?

快随小编一起往下看

基于城市交通发展阶段及特征,《白皮书》提出四大发展策略,到2030年,东莞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质交通城市,努力实现开放、高效、绿色、智慧、安全五项交通发展目标。

其中,市核心区通过快速轨道到达湾区核心城市中心区不超过60分钟,中心城区内部85%的全方式通勤时耗不超过30分钟、机动化通勤时耗不超过45分钟。

策略一

提升枢纽能级,融入湾区发展

优先建设具有始发功能、

靠近中心城区的高铁枢纽

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核心位置,外联内畅的大交通格局,能有效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在大湾区内部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共同发展。融入湾区发展,提升枢纽能级,首先要提升区域铁路枢纽功能。《白皮书》指出,东莞将积极建设东莞地区铁路枢纽,优先建设具有始发功能、靠近中心城区的高铁枢纽,建成深莞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主次分明、契合组团型城市空间结构的“二主六辅”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促进东莞由铁路通道型向枢纽型转变。《白皮书》还披露,东莞将协同广深港谋划广深第二高铁、广深磁浮高速等战略性大通道,并加快赣深、深茂高铁建设,融入国家铁路网。

融入湾区发展,还要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规划建设,完善铁路及城际枢纽建设。《白皮书》提出推进佛莞城际、中南虎城际、深惠城际规划建设,强化东莞中心区与大湾区中心、空港、区域重大枢纽的快速联系。同时以东莞南站等大型铁路及城际枢纽建设为契机,强化铁路、城际、城市轨道、常规交通、慢行的衔接,提升枢纽快速集散能力。

在此过程中,东莞还将积极探索城际铁路捷运化运营模式、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高铁—城轨—地铁安检互认等。此外,东莞还将推进区域道路交通一体化,完善航空、水上客运服务,为湾区出行提供便捷通道。

未来,东莞货运交通体系的衔接与整合将更加完善。《白皮书》提出,依托东莞港、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打造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对接世界水陆空铁的大通道。同时强化铁路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公路货运枢纽体系,推进物流节点扩能增效。

策略二

完善交通体系,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调控小汽车出行需求规模合理高效地利用交通资源,可以推动交通系统自身一体化整合,促进与大湾区协同发展。《白皮书》提出,东莞加强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优化城市布局与结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深度融合交通与城市空间,优化交通结构,支撑城市“三心六片”发展布局结构,强化综合交通体系对城市发展引导支撑。目前东莞汽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停车位缺口较大,但小汽车需求不减反增。《白皮书》明确,未来以停车收费引导小汽车使用为近期交通需求管理的核心政策,合理调控小汽车出行需求规模。

“停车难”已成为东莞时下的一大交通难题。《白皮书》提出,东莞将坚持停车供给、收费和管理的一体化发展,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实现停车泊位差异化精准供给。尤其是,适度保障住宅小区、医院等基本停车需求,调控办公、娱乐等出行停车需求。另外,东莞还将合理挖潜利用高快速路桥下、工业厂房等存量空间建设路外公共停车场,因地制宜建设立体停车设施,重点缓解医院、公园、机关等公共设施以及居住区停车难问题。与此同时,东莞还将重新划分行人、自行车、公交使用者路权、适度发展公交专用道、推动试点建设HOV车道(多乘员车道)等,推进道路精准供给。未来,东莞还将继续深化道路交通治理,将交通拥堵点治理作为常态化工作推进。

策略三

落实公交优先,稳步提升服务

优先提升轨道对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通勤服务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当前仍然存在绿色出行和公交优先发展理念有待深化、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行业治理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白皮书》提出,东莞将对标公交都市,加大轨道和常规公交建设力度,形成以轨道为骨干、“中小运量与多层次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等为补充、客运枢纽为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

未来,东莞将优化常规公交线网体系,完善联系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及各组团间的公交快线网络,同时围绕轨道线、公交快线、干线主要站点设置接驳微巴,服务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特别是重点围绕城市中心区主要办公区、商圈和轨道站,优化公交覆盖和服务频率,示范引领公交发展。还将探索发展新型公交,开展假日旅游专线等特色线路。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形象大使”,未来东莞将加快轨道交通有序建设。《白皮书》指出,结合中心城区强心提质战略,东莞将加快中心城区通勤轨道建设,推动市域轨道1号线、2号线三期的建设,推进与广深城市轨道互联互通建设。“建轨道就是建城市”。东莞将优先提升轨道对中心城区、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等城市重点片区通勤服务水平。同时,创新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加快TOD综合开发建设。

《白皮书》还透露,东莞将积极发展现代有轨电车、胶轮有轨电车等新型轨道系统,促进公共交通竞争力提升。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未来东莞将在大型商业中心、办公中心、交通枢纽、轨道站点等客流密集地段建立出租汽车候客点,鼓励巡游出租汽车通过互联网等电召服务方式提供运营服务。同时优化出租汽车行业市场环境,引导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策略四

构筑品质慢行,智慧引领发展

两轴三节点、三江六岸打造高品质慢行示范工程活力宜居、健康生态的现代化城市离不开魅力的慢行体系。《白皮书》提出,东莞将按照“连续成网,便捷接驳,空间复合,特色彰显”的原则,强化慢行设施完善,优先保障慢行交通基本路权;延伸慢行接驳网和慢行休闲网,接驳公共交通服务,连接休闲景点、娱乐商圈;充分融合城市功能与景观绿化,塑造宜人的慢行空间。

目前,我市的慢行系统建设水平不高,10年内又将如何打造魅力慢行体系呢?《白皮书》指出,东莞将完善步行、自行车网络建设,完善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信号交叉口人行过街设施等,优先保障轨道周边、学校周边、医院、中心城区商业圈等人流密集地点慢行网络连续畅达,构建安全宜人的慢行出行环境。其中,两轴三节点、三江六岸将是未来高品质慢行示范工程。

东莞还希望通过慢行系统建设重塑街道活力。《白皮书》提出,将在历史文化风貌区、居住集中区、大型商圈等特定区域,采用特殊铺装,突出慢行路权,强化城市设计,强调人与空间互动,打造共享活力街区。

未来的交通也是智慧的交通。《白皮书》指出,东莞将注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构建融合监测、决策、指挥、服务的智慧交通体系。

2030年东莞交通发展目标

1、市核心区通过快速轨道到达湾区核心城市中心区不超过60分钟;

2、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达2.5亿吨和900万标箱;

3、中心城区内部85%的全方式通勤时耗不超过30分钟、机动化通勤时耗不超过45分钟;

4、中心城区和组团核心区高峰期平均行程车速25公里/小时以上,其它区域不低于30公里/小时;

5、全市轨道交通准点率99.5%以上,常规公交准点率90%以上;

6、高峰期道路公交平均运行速度25km/h以上;

7、全市全日绿色出行分担率达70%,中心城区全日公交机动化分担率40%以上;

8、2030年全年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较2019年下降25%;

9、建成高度城镇化的城市交通智慧大融合新标杆。

将来

东莞的交通越来越便捷

光看规划就已经期待不已

有木有?!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