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老横山又添新镇民

老横山又添新镇民

  新世纪以来,随着阳光山城、创佳中心、紫霞花园、广嘉中心、山水新村、羊绒城和步行街等一片片民居高楼的拔地而起,横山桥镇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现代化的盎然生机,接踵而来的是历史上破天荒大规模的乔迁喜庆。这几年来,每逢黄道吉日,远近八方,穿越夜空、迎接晨阳的鞭炮声,彼落此起,经久不息,如同春节、元宵。在这场历史性的乔迁大潮中,有动迁安置之家,有追新易居之家,有新婚新居之家,更引人注目、令人振奋的莫过于外来农民工,正式宣告成为横山桥的新镇民。

  这些新镇民,来自安徽、河南、四川等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大门初开,一批批男男女女青壮农民,一个个背着、拎着大大小小满装着行李的塑料蛇皮袋,驻足横山桥,务工于新生的乡镇企业。他们刻苦耐劳,出力流汗于建筑、装潢、交通、运输、环卫等各行各业。初来,有的栖息于工厂企业,更多的租住简陋民房。那年代,他们的月薪大体是三五百元,即使本地民众,也未曾脱贫。可想而知,背井离乡者是何等艰辛。每逢炎夏高温,晚上格外难耐,四处八路,多少外乡人只能在夜色中纳凉,或三五成群上街夜逛,或借夜排档冰镇啤酒消暑解热,夤夜不绝。

  寒暑易节,苦尽甘来。有人站稳脚跟,有人工资晋级,有不少个体户富成老板,有承包工程项目者跃为大款……也有一事无成者,也有锒铛入狱者,更有不幸者伤亡于车祸事故。大浪淘沙,佼佼者、成功者纷纷购房入籍,其中乔迁别墅者亦不在少数。就这样,一批批、一家家二代、三代都锐进为新镇民。

  笔者居住教工新村,前后两幢,共12户,几年间,其中9户已先后易主于新镇民,至今唯留3家老住户与新镇民为邻。谁也想不到,转眼之间,竟有这么多外地同胞落户当地,成为我们陌生的新同乡。更喜出望外难以置信的是,有位中原姑娘与内侄喜结连理,如今他俩的新一代已进高中。时代在发展,横山在前进,新老乡亲,秦晋之好,开花结果,繁衍子孙,蔚然可喜。

  面对新镇民,翻阅镇志、族谱,可知由横山、新安与芙蓉合成的地广50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以万计的横山桥镇,原本就是历史上的移民镇。试看全镇的“吴任包汤,俞陆刘张,朱孔李王,是宋杨方,梅陈董章……”300多个姓氏家族及其170余部家谱都记载着春秋以来,来自大江南北一代代的移民历史。正是这些栉风沐雨、勤奋开拓、不断进取的先辈,才使芳茂山麓、舜河流域的横山桥镇成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横山热土,舜水流长,宛如慈母,她敞开着博大的胸怀,展开双臂,拥抱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新镇民。

老横山又添新镇民

蒋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