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百科 >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

  一、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

  2、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

  3、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

  只有具备以上的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否则,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难免过于严格,同时于法无据,于情不合。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 

  二、交通肇事逃逸需要承担的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承担的法律责任有:

  (一)民事责任。如果驾驶人逃逸,则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赔偿责任,如果对方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如肇事机动车参加有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在没有投保商业险的情况下,由肇事逃逸人赔偿。

  (二)行政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且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刑事责任。一般的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但如果交通肇事后有逃逸行为,则又分为两种情况:

  1、驾驶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救助被害人的义务而逃逸的,这是一种不作为犯罪,其作为义务来自于先前的肇事行为,这种不作为犯其实就是遗弃罪的行为,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驾驶人在交通肇事后故意不救助被害人,致使被害人有救活可能却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驾驶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论处。相关法律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一条: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