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证明申请书规范要求
一、收入证明申请书规范要求
开具收入证明的申请
本人 (身份证号码: ),现属XXX有限公司员工。本人在公司最近12个月的月月平均实际收入为税前人民币 元。因购房贷款(或其他原因)需要,特申请公司按照税前月收入人民币(大写 ) 元为我出具一份《收入证明》。
本人承诺,该《收入证明》仅供我办理房贷使用,不做其他用途,同时我承诺,今后若因该《收入证明》导致我本人或任何第三方向公司主张权利、索赔,一切法律后果均由我本人承担,与公司无涉。若因该《收入证明》导致公司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向任何第三方支付补偿、赔偿及公司因此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差旅费等所有费用),我承诺在公司支付上诉费用之日起7日内一次性返还给公司,否则,按照日千分之五向公司支付滞纳金。若公司因此与我发生诉讼,我自愿承担公司因此支付的诉讼费、律师费等各项费用。
请公司给予帮助,谢谢!
申请人(亲笔签名):XXX
XX 年 XX月XX 日
二、开具虚假收入证明的法律风险
1、为非公司人员开具虚假收入证明的风险——产生劳动纠纷
结合案例((2016)冀10民终637号)说明,乙公司称:甲因发生交通事故,要求肇事司机赔偿损失其中包括误工费,因甲没有工作单位,无法出具工资证明。找到乙公司帮其出具工资收入证明,因甲不是乙公司的职工,故乙公司要求在开具收入证明时甲注明由此发生的一切法律后果由其本人承担。事后,甲提起了要求乙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及工伤赔偿等一系列的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该案例中,虽然甲与乙公司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甲持有收入证明可以根据该规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仲裁委确认其与乙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并进而要求乙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及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要求公司工伤赔偿。
该案例中,不仅涉及劳动仲裁程序,还有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及不服劳动仲裁提起的一审、二审诉讼程序。甲与乙公司一旦认定为存在劳动关系,那么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会存在支付双倍工资、补缴社会保险及工伤赔偿等风险。
2、为公司人员开具虚假收入证明
(1)对于银行需承担侵权责任,甚至承担还款义务。
结合案例((2014)绵民终字第818号)说明,甲向乙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丙和丁系戊公司的员工。丙和丁是甲的贷款的担保人,并由戊公司开具了虚假收入证明,贷款到期后,甲未还款,故乙银行起诉要求甲还款,丙、丁及戊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一审法院认为: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是贷款人了解借款人等偿还贷款能力、信用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单位虚开收入证明是导致贷款人作出错误的贷款决定、月发放超过标准限额贷款的重要原因。戊公司为丙、丁出具虚假收入证明,并且在证明中承诺“如因证明与事实不符导致银行损失的,愿意承担一切责任”,该证明不仅具有侵权行为,实际上还具有担保性质。本案中,因该证明如果导致乙银行贷款无法收回,戊公司亦应承担担保责任。
二审法院认为:戊公司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应当承担向乙银行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本案中乙银行的损失,应是其在向甲及丙、丁主张后仍未能实现的债权。由于目前尚不能确定乙银行的实际损失,故其可另案向戊公司主张。
该案例中虽然二审改判戊公司不承担担保责任,但和一审法院一样认定开具虚假的收入证明属于侵权行为,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2)为方便员工申请贷款或者信用卡开具高于实际薪资水平的收入证明时,员工离职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可能产生劳动纠纷。
结合案例说明,王某,某科技公司销售人员,买房时,银行办理贷款按揭,要求提供收入证明。于是他找到了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要求帮忙开具。在他和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月工资为不低于3500元。实际上每月加上一些销售提成,王某大概能拿到6000元。但是,银行方面要求月收入不能低于10000元,才能满足王某的贷款要求。
因此,王某和公司提出了虚开高收入的请求。公司考虑到员工买房的紧迫性,觉得开个证明就能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何乐而不为,也就很爽快地同意了。王某也因此顺利地办成了买房按揭。
过了不久,王某辞职了。公司跟着就收到了王某的仲裁申请书,请求仲裁委裁决公司补足长期拖欠的工资,其中的证据就是先前盖章的收入证明。员工用该一万元的收入证明,要求公司补足每月仅支付6000元不到的差额部分。最终,仲裁委在公司没有其他证据反驳的情况下,将用人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作为认定员工工资收入数额的合法证据,支持了王某的仲裁请求。
三、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1、明确收入证明的有效期限,写明有效期间为15天或一个月;
2、明确收入证明的具体用途,写明其适用范围,如写“仅用于申请办理信用卡”;
3、加强公司对开具收入证明的管理,明确收入证明的开具时间、具体用途,留存复印件,并让员工签署承诺书。
4、做好和员工的沟通工作,在拒绝给员工开具虚假收入证明时,要及时与员工解释,做好心理疏导,避免造成员工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