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车祸现场”|令谷车祸
文章摘要
真正让人感到尊重的新闻报道,应该是怎么样的?
最近关于对媒体的非议真多。其中有四件事惊到我。
1、“界面”新闻网所写的《杨卫泽“80后红颜知己”被查 传2人育有1女》一文,我已有《媒体“斗破鞋”的能力越来越强》一文,不细说。
2、著名的《财经》杂志所写的《令计划的双面人生》,开头第一段是这样写的,“多年以后,令计划回忆自己的一生时,或许会觉得,此生最绝望的时刻并非2014年12月22日因严重违纪被组织带走接受调查,而是两年前,2012年3月18日凌晨4点,他的独生子令谷在北京一场法拉利车祸中当场死亡。那一刻,依照令计划的工作习惯,他很可能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走出办公室。”
非常明显,写作这篇报道的记者仿照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开头太著名,也太经典,几乎是读书人们都知道的句子。但如果把小说的写法挪移到新闻报道里,我只能说,其可怕程度绝不亚于那场惨烈的法拉利车祸。
因为,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再加上记者自己想当然以为的充沛想象写一篇正经的新闻报道,给人的感觉是突兀与别扭。
以上两则没什么,细节问题而已。以下这两则才是真正让人胸中有一口闷气无法舒缓出来的:
3、旅法导演王方辉不幸遭遇到了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作为幸存者的他勇敢地站出来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包括随后的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可是,央视的《朝闻天下》是这样报道的,“节目里,先是播音员端坐着说,‘我们采访了一个特殊的见证人,华人,在凶杀案之后,他拒绝媒体采访,在知道两个杀手被击毙,才打消顾虑,接受了央视记者的专访。’随后,王女士向镜头走来,一字一句地说了一段开场白,大意是说,杀手被毙后,她打消了我的顾虑,才终于接受她的专访。”
4、很不好意思,我刚刚才知道有一位草根歌手叫庞麦郎,他因《我的滑板鞋》而爆红,点了歌听了听,觉得挺有趣。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人物》杂志对庞麦郎的报道,《惊惶庞麦郎》,而且,与《财经》的《令计划的双面人生》一样,记者也用了几段让人感觉看到了一场车祸现场的开头——
“‘你们谁最好看?可以把她介绍给我吗?’以《我的滑板鞋》一歌走红网络的约瑟翰?庞麦郎先生在QQ上问。”
“第二天,见到《人物》记者后,庞麦郎收起了此前的戒备,没再要求查验记者证和身份证,也没再提接受采访要收费。他的头发板结油腻,弓着身子站在上海普陀区的街道十字路口,羞涩得似乎想把自己藏起来,抠着手说,‘去我酒店吧先。’”
“女服务员正在把旧床单扯下来,一抖,毛发、皮屑泼泼洒洒散在空气里。他起身,冲水,马桶剧烈抖动。”
感觉到了没有,1、2、3、4,无论是哪篇报道,作者都用了一种写作风格:小说化、戏剧化,甚至,虚构化。情节可以在想象的基础上虚构,写作与采访对象可以在主题先行的情况下像棋子一样被摆布。
在《杨卫泽“80后红颜知己”被查》中,作者的新闻来源差不多都是“当地传闻”、“有网友爆料”、“有消息人士称”,就这样的街头巷议,流言传闻,再加上对贪官情妇的想象,就整合成了一篇香艳的新闻报道。
在事例3中,央视的记者无视事实,按照自己的想法虚构出了这样的一个场景:胆怯的事件亲历人在央视的光辉下终于勇敢站出来独家说出真相。王方辉先生愤怒的,无疑是媒体对自己形象的损害,本来,在央视之前,他已经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很遗憾的是,至今还未看到央视站出来道歉,当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央视道歉。
而与3类似,我从《惊惶庞麦郎》中看到的是一个为自己优越的地位感觉得意的记者形象:为了独家、或许也是为了独特的细节展现,记者用的是极度贬低采访对象的写法,当然,用的是也是小说的语言,比如说,“他起身,冲水,马桶剧烈抖动。”
这样的写法,无论是哪位采访对象都不会高兴的,哪怕是他是一位草根,一位还未被大众认可的,而且看似有点神经质的歌手。谁都是希望自己展示于人前的是美好形象,就比如说范冰冰吧,如果一个摄制组没等冰冰小姐起床梳洗化妆,就擅自闯进香闺拍下了她眼有眼屎、口水滴答的画面,你看看她会不会跟摄制组打官司。
尽量维护被采访对象的形象,尤其是你再三邀请才同意接受采访的对象,我想这是媒体应该有的对人的尊重。而且,记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篇幅描绘的庞麦郎的心理活动,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客观、冷静”的态度?但是从央视的采访,还是从对庞麦郎的采访,我只看到了媒体的傲慢与对被采访对象的不屑。
当然,我猜,记者用近似于侮辱人的写法写一位接受了自己采访的对象,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可能在于记者的“不爽”——“第二天,见到《人物》记者后,庞麦郎收起了此前的戒备,没再要求查验记者证和身份证,也没再提接受采访要收费。”说实话,采访对象要采访费这样话题也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在网络媒体中,嘉宾做节目、做采访有车马费大多是个惯例了,但在纸媒,这还不通行。
这篇文章写到快结束时,我重读了一遍曾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这篇发于《纽约时报》的只有1000多字的新闻稿中,作者对噩梦般历史冷峻地观察,让人动容,也让人肃然起敬。也让我知道,真正让人感到尊重的新闻报道,应该是怎么样的。
——————————
本文摘自:多国丽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