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男子高速直播,车祸致妻儿双亡,生命没有侥幸,活着才是一切
最近看到一条很痛心的新闻。
5月4日,在山西某高速公路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个女孩和一个大人当场身亡。
高速路上开直播
赔上两条人命
当民警赶到现场时,看到一男子正跪在一片狼藉里失声痛哭,情绪已经失控,原来当场死亡的就是他的妻子和女儿。
可网友的评论却是:
“是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这种人不值得同情!”
“嚎还有用吗?”
深入了解情况后人们才知道:肇事司机正是这名男子,他的妻子和女儿就是在他自己手中丧命的。
网友评论:
一时之间,家庭破碎,余生注定背负着深深的内疚,人间最惨烈的悲剧,也不过如此了。
她们本有两次活命的机会
这起车祸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民警勘察现场时发现,男子开车时竟然在直播!
直播画面中,车载导航清晰地传出”请注意经过事故多发路段“的语音提醒。
此时车内的环境十分嘈杂,对于导航的多次提醒,男子也不以为然,依然低头为直播挑选着背景音乐。
就在这几秒钟内,车辆就以高速行驶的速度,向前方一辆打着双闪的货车驶去。
最后半秒内,车辆一头撞上前方的火车,视频里能清楚地听到司机惊慌的呐喊。他知道此时来不及减速和停车了,虽然紧急转向,自己闯下了大祸,已经没有机会挽救了。
最终,轿厢被撞到严重变形,司机的妻子和女儿也不幸当场死亡。
我们回头看,在这起事故中,一家人原本有两次活命的机会,可是他们错过了。
一是男子边开车边直播,本身就是极其错误的行为,是触及安全底线的行为,也正是因为这个行为,酿成了这场悲剧。
稍微有点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开车时手机突然有信息提示都会分心,更何况是全程开直播,需要随时和网友互动,注意力聚焦在手机屏幕上,根本无法正常驾驶。
更让人遗憾的是,他妻子也坐在车上,却没有叫停丈夫的直播。
其实,人都是有自我保护能力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能减低或是摧毁这种自我保护意识的只有至亲至爱的人。
也就是说,妻子的潜意识里或许意识到开车直播是不对的,但因为信赖自己的丈夫,纵容了他的行为。
开车看手机,到底有多危险呢?
如果驾车过程中使用手机,大部分人都会单把握方向盘,这本身就是违规的。同时,看手机的来对车速的控制、车距把握以及驾驶员视线的切换都有很大影响。
安全二字不仅仅是一句人人都知道的口号,更在每一步的规范操作中。
有统计显示,每年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的车祸占所有车辆事故的80%,手机正在偷走开车族的注意力。
尽管如此,还会有人觉得开车看手机只是小事。其实,开车时候看手机,司机的反映速度会比正常情况下慢35%,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酒驾和毒驾也才比平时低25%。
也就是说,你也许觉得只是低头3秒,但却比酒驾和毒驾还要危险。
男子错失的第二次活命机会,就是在得到导航提示时,他还没有放下手机。
其实现在的导航做的挺精准的,像公安交管系统已经协同地图导航企业,为出行者提供支持。很多时候,我们行车时都能听到“前方路段维修请绕行”,“前方路段为事故多发地”等提醒。这样的提醒并非“多此一举”,实际上,它是来自大数据的统计,这背后有着交管部门权威的数据支持。
所以,当我们行车过程中听到类似的提示,千万不要不当回事。
其实司机们都知道,以上的错误都是能够避免的,但正是存有侥幸心理,才让低级错误一次次重犯。
所谓侥幸心理,就是模糊地知道事物是有规则的,但又幻想自己的能力能避开一切规则。实际上,这种逻辑是在现实世界之外,虚拟出一个自以为可控的世界。
抱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只会给风险留出更大的可乘之机。当危险如期而至,只有肇事者亲尝过侥幸的苦果,才能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错。
一个小疏忽
引发每年20多万起悲剧
每年夏天,不少宝爸宝妈都会带孩子去游泳。
去年,有一个3岁的孩子在儿童池中游泳。在半米深左右的泳池中,他突然溺水。当旁边的人发现孩子不对劲了,立刻救起时,他的气息已经非常微弱了。
直到医务人员及时赶到,做了急救,孩子才捡回一条命来。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问,为什么整个过程没看到孩子父母的身影,他的爸妈在哪呢?
经过媒体了解才知道,原来孩子妈妈给他戴上泳圈后,就去成人泳池中游泳了。因为两个泳池距离并不近,所以直到孩子被救,妈妈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可是生活中不是每次意外,都能有美满的结局。
同样是在某年暑假,福州的一位妈妈带兄妹俩去游泳。期间,店员因为寄快递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和孩子妈妈沟通后就出去了。
把兄妹俩安顿好以后,妈妈就放心的坐到一边玩手机了。
通过监控可以看到,危险的一幕出现了,女儿在伸手抓海洋球的时候,由于重心不稳,直接翻倒在泳池里。
哥哥多次尝试帮助妹妹,无奈力量有限,没有成功。随后,他向妈妈求救了3次,还伸手去拉妈妈,可是都被忽略了,妈妈依然在玩手机。
当妈妈终于看到溺水的女儿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分半钟。经过医院抢救,尽管孩子恢复了心跳,却没办法自主呼吸,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最终被宣布脑死亡。
如果孩子妈妈没有玩手机、如果孩子妈妈注意到了儿子的求救、如果孩子能够被抢救过来……
事情发生后,我们总想寄希望给“如果”,可生命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有时候,危险,可能就在咫尺间。
中国青年报社曾做过一个社会调查,访问了接近2000多人:其中95%都受访者都认为身边存在“马大哈”父母,60%~65%的人发现年轻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自顾自玩手机,不关注孩子,认为年轻父母对风险评估不够。
要知道,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发生了就是百分之百啊。
别让一秒疏忽,造成终生悔恨。
写在最后
还有两天又要放端午小长假了,受疫情影响,今年不少人表示比较青睐自驾游。唠叨几句,无论是假期还是日常,这几点我们都要特别注意:
1、千万不要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每年夏天都有孩子被家长锁在车内,好几个小时过去家长才想起来,但孩子早已窒息身亡。
试想,当室外温度达到38℃时,只要半小时,车内温度就能高达68℃,连鸡蛋都能被闷熟,更何况孩子呢。
所以千万别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车内,除此之外,做家长的还应该养成下车后查看后座的习惯。
无论离开多久,都锁好车门,以防孩子自己进入车内。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买个蓝牙防丢器,当距离很远时,它会发出警报。
2、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杀”
不少人小长假期间可能选择自驾回家,如果时间比较长,就容易发生疲劳驾驶的情况。
“再坚持坚持就到了”,这个想法是不是很熟悉,实际上,如果长时间在封闭环境内开车,不及时休息,无异于“自杀”。
有人说,那我怎么防止疲劳驾驶呢。
我觉得有2个小方法可以尝试下,我自己试过,挺管用的。
一是不要在上路前吃的太饱,七八分饱就足够了。因为如果我们吃的太饱,全身大部分血液会集中在尾部,这样大脑就会供血不足,就容易感到没精神。
二是吃薄荷糖。我车里会常备薄荷糖,含一颗薄荷糖,会让我神清气爽,比较提神。
3、生命没有侥幸
很多意外的发生,有时或许不是我们对危险的预判不够,而是我们的认知不足。对于没有独立、自理能力的孩子来说,父母的一秒疏忽,结果就是孩子用命买单。
要知道,生命没有侥幸,活着才是一切。而所有的心存侥幸,都是在漠视生命。